热搜: 机器人发那科机器人工业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上海机器ABB机器人展会自动化广州

如何用“技术+公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AI”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日期:2017-11-17 来源:36氪 作者:dc136 评论:0
标签: 人工智能 教育
  2017年第八届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刚于多哈落幕。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共存共创:学习共处与合作”。卡塔尔王妃、基金会主席Moza bint Nasser殿下在开幕演讲“后真相时代下的教育”中表示,互联网向世界呈现了一部分事实,也在助长谣言的传播;因此,在“后真相时代”,教育更应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力,保护年轻人的思想不被虚假信息操控。王妃还将本年度WISE教育奖颁发给创立了非盈利教育机构Ashesi University的Patrick Awuah博士。
  生于加纳的Awuah在赴美学习时,感受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回到加纳后创建了Ashesi University,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精神和领导力,同时保有文化认同感。Ashesi University还在2008年建立了一套“学生荣誉守则体系”,要求学生保证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大学现拥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900名学生,其中女性超过半数,且一半的学生获得奖学金资助;大部分毕业生留在非洲,更多人选择创业,解决非洲社会的种种问题。
  此外,今年的WISE教育项目奖授予了法国/美国的42编程学校、西班牙/拉丁美洲的学习之光、坦桑尼亚/英国的学习者向导项目、美国的Speed学校和坦桑尼亚的Ubongo快乐学习。
  遗憾的是,今年并没有中国项目入围,不过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以WISE教育(项目)奖评委、演讲嘉宾的身份,童行计划WePlan发起人、雨果奖得主郝景芳,和机器人教育公司萝卜太辣(ROBOTERRA)创始人兼CEO张尧等作为圆桌嘉宾,出席WISE并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教育从业者的声音。
  36氪在现场采访到部分嘉宾,编辑其演讲和受访内容,整理出干货如下:
  伏彩瑞
如何用“技术+公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AI”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这页说的是:“著名河流”亚马逊改变了大家的购物习惯,沪江想改变教育的形式
  沪江本着公益初心,在2015年发起了互+计划,持续支持(主要是农村地区)中小学公益。在中国,学生数不到十人的学校有4万所,不到百人的有14万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学到数学、语文两个学科。互+将二手电脑装上配套软件,送到乡村学校,鼓励城里的教师捐赠学识和时间,用“在线支教”的方式改变传统公益活动中不持续、不系统的问题,并已让3000多所中小学的100多万学生受益。
  作为本届WISE评委,我发现候选名单上的15个项目,对互联网的应用并不多。为什么中国能做成这件事?首先是互联网对中国做出的巨大改变,及政府对基础建设的大量投入;其次沪江作为民营企业,具备快速试错、迭代的优势和行动力,在推行层面也与精准扶贫相关部门展开合作,提供方法和资源。
  互+希望在地广人稀的新疆、西藏两省试验成功后,再借助基金会等力量将经验复制给非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在全世界跳跃式发展,公益的形式也在快速进化,虽然政策和环境不同,但教育创新经验可以跨国相互借鉴。这可能就是沪江被选做评委的原因。我也相信,低成本、低门槛、可复制、可持续、高效率的互+计划,就是我一直在找寻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公益解决方案。
  解决完资源不均衡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内容的可持续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互+上的捐课者多为名师,多年教学经验会是系统化的第一保证。此外,互+号召各地更有组织性地捐课,比如名校的整套课程,或将三门峡整个城市的优质资源打包输送。在“学以致用”方面,我大胆预测,十年后,中国农村孩子的竞争力可能强于城市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结构中,待AI解决了基础劳动,我们将更需要艺术家和田园派。乡村里的少年动手能力强,课业压力小,更不受禁锢,如果将种植作为主课,二十四节气作为辅修,这些有创造力的“实践派”们可能会“冲出来”。
  谈到AI,首先,我比较担心用户期待高,性子急。技术的发展和落地都需要时间,相比一些“快行业”,教育同时要面临商业模式和产品上的挑战。我们现在还只是看到“教育+AI”的首次浪潮,当AI具备充分物理条件时,也会像移动互联网一样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商业的角度,沪江与AI相关的产品收入破亿,明年至少会赚5亿元。
  教育中的AI能做什么?举个例子,我的孩子之前练琴痛苦,现在在用沪江投资的小音咖,它会先制定演出目标,再回推阶段性任务,提供指导、礼仪、服装在内的全流程服务,让孩子在表演中享受到舞台的快乐,结束后自觉练琴。所以,对于还不会表达自我的孩子,技术就是帮助他们完成自我认知,提供判断的客观依据。人们也不必担心AI会取代人类,因为复杂的、演进中的“爱”,机器永远学不会。
  郝景芳
如何用“技术+公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AI”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学语言学的伏彩瑞和物理系出身的郝景芳,在共同接受采访时,展现出文、理科不同的“话风”
  之前我和以色列的连续创业者交流过两国教育的差别。犹太人从小练习辩论,头脑灵活,自主性强,但他们在反思这种教育方法并没有激发“平庸以下”的孩子。反而是中国,更能调动绝大部分孩子达到基本知识水平,虽然我们可能禁锢了最强学生(类似超级个体)的个性和发展。那么如何平衡系统性和自由度?
  童行计划的定位是补充教学,不反对扎实的基础教育,而是希望让智能学习体系帮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兴趣和水平,打开眼界。目前,我们的AI更落地的是智能评测和个性化推送,因为AI擅长将教案和流程标准化、可视化。
  我还畅想,未来科技有没有可能给学生定制个人培养方案。比如现在想做导演的孩子,按既有路径实现梦想其实是小概率事件,但未来通过互联网,在上大学前就接触电影赏析、分镜头、剪辑、拍摄手法等课程,按照个人培养方案,也许有了职业通道。童行计划现在的逻辑与此类似。线下工坊先制定真实目标,比如最后一天以月球基地作品参展,孩子会倒推、设计前序步骤。童行只需创造场景和环境,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孩子自然锻炼出创造力。创业同样是有目标,想解决方案,再集齐所需条件。这样,学和用也就结合到了一起。
  不过,AI离自我意识还远,人要思考到底教孩子什么,再教给机器。所以童行让专家做教研,让人工智能作为工具,辅助知识传递,人类老师就可以被解放回情感沟通的角色,更好地组织、鼓励孩子。而这个角色是AI取代不了的。
  张尧
  我在4年前创办萝卜太辣,将软硬件结合,形成面向9-18岁用户的机器人教育整体解决方案,现已输送到30个国家。
  在中国,移动支付、社交产品、个性化新闻推送、拍照搜题等都证实了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中一些产品应用了自适应、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和大数据。科技时代下,我们提出“教育该培养哪些能力”前应先思考“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人不同于机器”。
  教育不是为了“知道”,知识并非人脑中的内容,人更可贵的地方在于理解和思考的过程。AI不知道自己在处理数据,没有产生情绪的荷尔蒙,更没有触摸和感知世界的能力。明确这点后,我们就更清楚AI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地区,AI可以帮助老师传播知识,减轻负担,用更多的时间交流情感,关心孩子成长。而AI最好是让孩子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比如在自适应阅读推荐中,学生专注的是内容本身,而不是工具。
  另外,AI还可以将教学适当地“包装”,用游戏化和碎片化,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比如把老师变身成猫。
  最后,总结下如何让AI不毁掉孩子的能力,而是成为未来人类的朋友。那就是保持思考机器做不了什么,教孩子使用,而不是对抗机器。
声明:凡开云电子链接 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开云客户(www.www.wykobounce.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39553798-8007
更多> 相关专题
0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专题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