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银行升级设备
实现“刷脸取款”
近日,北京、上海等地都出现了“刷脸取款机”,农行、招行、建行等多家银行都纷纷升级ATM设备,实现不带银行卡也能“刷脸取款”。据悉,“刷脸取款”这个“黑科技”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通过红外双目活体检测,现场比对身份证照片完成客户身份识别,验证客户银行卡交易密码后即可取款。
“来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威胁将改变‘后端办公室’,未来5年内,银行业30%的工作岗位将会消失。”花旗集团前CEO潘伟迪近日表示。
不少岗位被机器人替代
更贴近生活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不少金融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半年报数据显示,五家国有大行的网点在上半年共减少162个,基层柜员减少达27104人。股份制银行的柜员人数同样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中信银行的中报表示,减员的对象大部分来自网点运营人员,顺应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上半年通过业务集中上收、网点服务配套调整等系列举措,节约网点运营人员1832人。
“上次办理出国签证去银行打印了一次资金流水单,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后来就没去过银行网点了。转账、信用卡还款或者买理财产品等业务都可以通过网银、手机银行轻松搞定了。”上海市民杨小姐说。
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体验,没带钱包只带手机出门,付款也能“畅通无阻”,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崛起,迅速分流了传统的现金支付、信用卡支付方式。
亿欧智库的报告认为,智能金融将驱动金融业态不再局限于“金融”标签,而是转变为一种深入各场景的生活标签,摆脱以往“高冷”的形象,变得更贴近生活。
以往买保险可能要去保险公司柜台或者请保险代理人,现在花几秒钟时间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能买一份保险,理赔的时候更不用到保险公司跑一趟,直接手机端申请,几秒钟就能到账。
“黑科技”甚至能理财
未来生活更精彩
人工智能等“黑科技”的应用下,你甚至还可以把钱交给机器人来打理。比如宜信公司推出的“投米RA”机器人就是根据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结合个人投资者的具体主观风险偏好和客观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理财目标,通过后台量化算法给用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最优资产配置组合。
将闲置资金用来买“宝宝类”货币基金产品,每天获得一定的理财收益,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但产品众多、收益不同,人工选择费时费力,科技金融公司已经解决了这一痛点。
而如果你想知道自己适合买什么样的保险组合,不需要再去保险公司或者向保险代理人咨询,太平洋保险最新推出的人工智能保险顾问“阿尔法保险”可以在线就替你测算出来。
蚂蚁金服人工智能部技术总监李小龙表示,人工智能是让普通用户可以享受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用人工智能来驱动的金融生活未来将更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