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智能手机一样,谷歌同样采取了向硬件合作伙伴提供系统软件的方式,而苹果则依然是自己负责从硬件到软件全套的开发过程。这就意味着将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进行对比,就是让苹果和一众厂商进行比拼。
然后就是兼容性,Apple Watch只适用于iPhone,而Android Wear则同时兼容多个型号的Android智能手机和iOS用户。
我们在两个类型的智能手机都体验很长一段时间的前提下进行了全面的比较,这样就能帮你做决定,看看入手哪一个类型的智能手表。
设计
Apple Watch继续对准轻奢侈品市场,不过在Apple Watch Series 2中,苹果将目光对准了更多普通用户。Apple Watch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尺寸,分别是38毫米和42毫米,并且还有几十种不同款式的官方表带可以选择,想要什么价位和样子,完全取决于你的预算。
如果你想买Apple Watch,那么有铝制表壳的Apple Watch,不锈钢表带、耐克定制的特别版本、陶瓷白色甚至是第一代的18K镀金版本。而第二代产品与第一代相比,也有不少的改进。
所有设计元素在Apple Watch上基本上保持不变,并且所有表带都与Apple Watch兼容,而表带的款式可谓非常丰富,经典的链环、橡胶、皮表带、经典扣、米兰环等等。另外,还有爱马仕和Coach这样的第三方设计品牌也加入到了为Apple Watch定制表带的环节中来。
而Apple Watch侧面的数字表冠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它可以让我们实现滚动和缩放,而不用单纯的在屏幕上点来点去。在设计上也许唯一让部分人感到不满的就是Apple Watch的方形设计,但是对另外一些用户来说,却更喜欢这样的设计。
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那样,Apple Watch有很多不同的设备可以选择,虽然第一代产品大部分厂商都不算太好,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像华为Watch 2、华硕ZenWatch 3这样新一代的高颜值选择,看来硬件厂商对产品的设计改良了不少。而LG Watch Sport和LG Watch Style也很漂亮,但是前者稍稍显得笨重。
另外,在Android Wear阵营中还有像豪雅Connected Modular 45这样时尚又大牌的选择,并且还不止于此。无论是你喜欢方形还是圆形表盘都可以选到心仪的产品,而这在Apple Watch上可无法做到。现在大部分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都采用了圆形的设计,而谷歌的系统在圆形屏幕上运行起来也非常不错。
Android Wear不同的配置也有不同的选择,而Android Wear的选择无疑要比Apple Watch丰富了很多。而表带的选择也非常具有多样性。
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都可以让自己选择最合适的组合,但是谷歌的系统则可以在外观和定制性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Polar M600、Fossil Q×Cort Richards和Nixon The Mission,都是一些非常不错的特别款式。
屏幕和续航
Android Wear屏幕形状与尺寸设计多样化。设计者深谙不是每个人都是大手腕,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大尺寸的腕表,按理来说应该精简外观尺寸,但还是停不下往手表里填充更多黑科技。
目前Apple Watch有两款屏幕尺寸:表径38mm,表径42mm。屏幕分辨率分别为272×340像素,与312×390像素。另外,Apple Watch的屏幕设计可媲美苹果iPhone系列,屏幕的角度打磨、亮度设计、灵敏的触感都在传递着苹果对质量的倔强与坚持。
电池方面是大多数智能腕表的通病,Apple Watch也未能免俗。Apple Watch Series 2 最多可撑两天,而Apple Watch Series 1系列顶多一天。所以每晚充电必不可少。Android Wear也是表现平平。LG Watch Sport可用两天,只要不运行GPS与LTE。而LG Watch Style大概一天。而华为Watch的智能腕表系列可续航一天半,Moto 360 Sport系列能提供从早起到睡前的整天用电需求。
操作界面
如果你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使用上选择了iOS或Android阵营,那么对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的界面风格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尽管它们看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Apple Watch采用了一种非常干净整洁的设计风格,并且还有一个原型的App网格排列。老实说,当你在使用watchOS 3的时候,就算在加载App,使用的概率也不是很大。而Apple Watch侧边的两个物理按钮可以帮助你在导航的时候使用,比如点击数字表冠,可以返回Home界面,还可以进行放大和缩小,而另一个按钮则是回到Dock的快捷方式。
在2017年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了watchOS 4,而这将使Apple Watch更容易的垂直进行导航,并且可以将蜂窝的排列变成列表视图。
虽然不像Android Wear那么多,但是Apple Watch同样也有很多时钟界面可以选择,有些甚至是出自Jony Ive之手。并且某些界面还可以进行定制,显示天气、通知和提醒等。在watchOS 4中,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界面,包括玩具总动员和Siri,可以不断你的更新日历或者相关的事项。
而另一方面,Android Wear则完全面向第三方开放,但是正是这种开放导致了良莠不齐,水平非常混乱。Android Wear 2.0的出现给了这一功能重大变革。我们依然可以访问文件夹,但是设计师们现在可以加入更多复杂的功能,让系统更有用。
弹出式的卡片界面也变得更智能,现在侵略性更低,只占屏幕不到一半的空间。这样意味着更少的滑动和电机,而整个操作系统在升级时感受到更加直观。同时Android Wear 2.0在升级时加了对旋转输入的支持,而第一个运行Android Wear 2.0的LG智能手机将会有类似于Apple Watch智能表冠的设计,可以直接用来缩小和放大,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厂商融入这样的设计。
谷歌的Android Wear 2.0版本是个更高级的版本,更智能,让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是和一位人工智能助手谈话。虽然这并不完美,但是朝着我们喜欢的方向发展。
苹果和谷歌都充分利用了语音控制功能,并且取代的触控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方便的选择。尽管这并非100%准确,但是可以更有效的响应通知等截面的操作。而Google Assistant现在要比Siri更智能,但是涉及到特例词语来回答对方问题还是效率不高,这意味着无论是苹果和谷歌都需要继续努力。
追踪
苹果想方设法去宣传Apple Watch的健康管理与健身功能。与Apple Watch Series 2的车载感应器一样,可GPS定位、测量心率、步数与睡眠监控(需下载第三方App),可连接iPhone的健康管理类App。
苹果注重为跑者与游泳人士提供健康管理、GPS定位以及防水功能,如Apple Watch Series 2就是一款定位为健身的设备。除了苹果本身自带的跟踪功能外,还可自行下载Strava与Runkeeper。然而第一代Apple Watch缺少这些功能,所以其跟踪效果很有限。
Android Wear品牌众多,型号五花八门,多数都提供步数、睡眠以及心率的跟踪记录。如一些高端品牌如华硕ZenWatch 3就不提供心率记录。Google Fit作为Android Wear的标配,Wear 2.0系列中可提供更广泛的健身支持,方便在健身房中跟踪各项健身设备,不限于跑步、单车这类基础运动。
App
苹果在iPhone上首创移动应用商店概念,各家厂商和开发者们争先推荐自家产品入住,而Apple Watch的问世,更成了各家产品斗技的舞台。
目前,Apple Watch可选应用有1万多款,这些应用有的来自著名开发商,有的是发烧友开发的趣味项目,它们功能强大,可解锁汽车、跟踪一下班航班信息或叫出租车,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Android Wear的一大亮点之一是放权第三方开发商,方便各种应用推送通知,即使该应用久未更新。开发者们可以在应用的基础功能上设计更多的互动元素,甚至可以对只运用于智能腕表本身的程序做改动。
价格
虽然Apple Watch一贯瞄准高端市场,但随着Android Wear高配版问世,苹果在高端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局势被打破。要想选择高端智能腕表,Apple Watch与Android Wear都提供了大量选择。
如Apple Watch精密陶瓷款,38mm版本与42mm版本售价均近1299美元。Apple Watch Series 2 Sport起售价269美元,不锈钢版却要价549美元。若要选配不同材质的表带,尤其是像米兰风环形表带这种优质设计,价格就更加昂贵。
而Android Wear与众多开发商合作,价格上更有优势。Fossil Q Marshal要价295美元,而华硕ZenWatch 3要价229美元,功能强大的Nixon The Mission售价为400美元,而豪雅是最贵的智能手表,售价高达1500美元。而Moto 360 Sport不到200美元就能买到。
总结
可见在价格方面,Android Wear更有竞争力。而对苹果公司而言,Apple Watch Series 1、Series 2的发布是相当成功的尝试,让苹果有机会提供一些价格比较亲民又潮范儿十足的产品。
总之,苹果与Android除了在以上五大领域继续竞争之外,在硬件、软件方面也有一番较量。目前Apple Watch只支持iOS系统,不兼容Android Wear。而Android Wear手表能连接iPhone电话,但功能受限,体验差强人意。
苹果的软件与硬件早就紧密结合在一起,而WatchOS 3将软硬件结合更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是专注的魅力与成功。反观Android Wear集思广益,让豪雅、Fossil、卡西欧等更多厂商参与进来,共同突破硬件领域,追求优质设计。其在软件方面也紧追苹果不放,努力缩小差距,Android Wear 2.0获得突破性进展,证明Android Wear在“软实力”也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