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是泡沫也好,“过时”也罢,凑热闹的产品层出不穷,有个问题却一直无人解答:对传媒业来说,聊天机器人究竟解决了什么交互痛点?仅仅是让读者跟一个程序对话那么简单吗?编辑和记者在程序开发和应用上应该承担什么角色?
作者Andrew Phelps的经历可不简单——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毕业后,他在尼曼短暂地经历过作者及助理编辑一职,随后来到《纽约时报》,从助理编辑到高级产品经理,再到产品总监,3年时间实现火箭般蹿升。而这背后,是他对《时报》移动端产品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推动,下面这四个关于聊天机器人的小故事,就是《时报》正在做的事情。
新闻机器人化加速,“人味儿”不见了?
我们处在信息App大爆炸的时代,一图以蔽之,12亿人用Facebook的Messenger,还有12亿人用Facebook的WhatsApp。Snapchat在用户停留时长上列居第二,IMessage是最受欢迎的iOS应用,老牌通讯——短信,依然牢牢霸占着40亿人的手机。新闻机构自然向用户靠拢,纷纷涌入上述平台,尼曼实验室将其称为“新闻机器人化”。
新闻机构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私人化,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聊天机器人风”才适时吹了起来。各大媒体头条开始预测这种变化即将带来的影响,讨论程序进步是否会让新闻变得不够有“人味儿”,比如,《记者们要注意了!Facebook F8大会发布的机器人新闻可能比你写得好》、《机器人写稿:算法是否就此杀死新闻业》,还有《进击的机器:AI机器人1秒成稿,记者朋友前途堪忧》,或许你认为1秒成稿难以置信,但对于电脑来说,它已经放了足够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