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第三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在上海的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举行,参加高峰论坛的嘉宾可谓精英汇聚,群贤并举,本次会议的主题非常求真务实,旨在讨论机器人在应用领域的拓展,上海高威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劲松先生为在场嘉宾做了精彩的演讲,题目是“走向快速制造,提升智能装备”。

上海高威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劲松先生
田劲松先生从整个制造业的趋势来讲起,重点从现在比较热的工业4.0来源讲起。为什么现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到现在的一个目标是工业4.0呢?这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整个制造业的一个推动的作用,从最早的汽轮机、电讯一直到微电子、自动化到现在的互联网、绿色能源、智能技术和信息化的技术,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回顾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发展的科技技术把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逐步提高了,同时也把产品的品质提高了,产品的品种更加丰富更加个性化了,这也是符合了不断繁荣市场的需求。市场现在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也看一下市场发展的趋势。从最早市场对产品低成本、高质量的要求一直到多品种高品质的要求,到现在需要变品种变批量的个性化的要求,而且价格还要便宜,这对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市场对大宗单一品种的定单,大批量的单一产品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个性化的,小批量的,多品种的需求。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如何面对这些小批量个性化订单?如何满足有快速制造的要求?如何面对这些多变的需求,如何降低制造成本?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目前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有来自于制造安全和环保的压力,还有市场的快速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像苹果产品这么大的订单的需求量,必定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围绕着苹果产品的制造业,给中国的GDP带来这么大的比重是一个个例。苹果产品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带来代工厂设备大量的更新,这说明制造企业的设备还是无法满足需求变化的。也就是说如要满足未来市场的快速需求,制造企业的设备一定要适应多品种,甚至变品种的、柔性化的制造需求。另外企业还不得不面对人员成本的提高和管理更加困难,制造成本难以降低,品质难以提高,生产周期难以控制,包括维修费用的增加等等,这都是摆在我们制造业面前的困难。
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呢?仅仅靠机器人替代人工是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的,机器人简单的替换人工实际上是一个相对低效的实施方案,因为单靠机器人是无法实现智能制造的。
工业4.0给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思路呢?它是把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相结合,提供了完整的柔性化解决制造业难题的方案。它是从几个维度来解决的,1、制造安全和柔性化生产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可移动的智能设备实现的;2、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方面更多是通过软件的个性化设计实现的,机械的含量将会越来越少,目的是为了适应快速设计的要求;3、市场的快速变化和产品周期的矛盾是靠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来解决的;4、标准器件和块件的设计,需要我们按照统一标准,互换互通的技术和模块化产品来实现的;5、操作智能和人机互动是通过控制数据、信息交互和功能导入技术实现的;6、智能编程和远程维护是通过参数化编程、模块化功能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的。这些只是工业4.0的概括和技术解决之道。
面对中国现有的制造业的状况来说,我们绝大多数的制造业状况是处于2.0状态,直接上升到4.0的解决方案的话,是有困难的。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提出了智慧工厂1.0的方案,分步骤分阶段来进行实施。根据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每个企业面临的状况,我们主要针对两个对象提出实现目标:一是为智能装备制造商的实施目标,着重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同时为智能化、知识化和服务化奠定基础。二是为终端制造业用户的实施目标,着重实现精密制造和敏捷制造,实现资源驱动型向信息驱动型转变。这就是科技自动化联盟针对于国内的制造业现状提出的智慧工厂1.0的阶段目标。
智慧工厂1.0的实施方案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是工程技术,二是生产制造,三是供应链这三个方面维度来构建智慧工厂的全部活动。通过建立描述这三个维度的信息模型,利用适当的软件就能够完整表达围绕产品设计、技术支持、生产制造以及原材料供应,销售和市场相关的所有环节的活动。如果这些描述和表达能够得到实时数据的支持,还能够实时下达指令指导这些活动,并且为实现全面的优化能在这三个维度之间进行交互,可以肯定地说这就是我们理想的智慧化工厂。这就描述了我们上机器人或者是提升自动化设备的最终目的。上机器人不是目的,或者机器人换人也不是目的,因为用机器人来替代人达到效率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满足制造业需求的最大的效果。
现在的国内状况,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供应链是独立运行的,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远没有达到数字化和实时性。我们又提出了一个分步实施的计划,第一个用含有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智能制造的手段,机器人一定要跟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智能技术主要有三个属性决定的,可检测,自适应,还有自优化,决定了智能技术的三个核心构件。机器人本身是不具备完全智能化属性的,它一定要跟检测技术,包括视觉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智能软件,实现自适应的功能,把信息化和远程移动网络结合在一起,可实现自优化或自学习的功能,真正实现整个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第二步,在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上再融入企业的ERP和MES系统。第三步,紧密结合市场,把客户个性化的想法同我们的产品结合起来,通过工具软件快速实现个性化设计,再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快速制造出来并交给客户体验,这也符合C2B的经营思路,只有真正实现了智能化和信息化之后,用户的个性需求才能得到快速的实现。 最后,在工程技术的维度上,建立和完善CAD、CAPP、CAM基础上的PDM
和PLM,然后延伸到产品售后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这样就完成整个智能化工厂的构建。
很多的制造业厂家用了机器人之后,发现机器人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想要的效率或者想要的收益,造成很多企业不敢用机器人,这里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们在使用机器人的时候是否真的了解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这里面就有对机器人的认识问题,要了解机器人的属性,通过牺牲机器人的属性来实现低成本,最终也是实现不了机器人给你带来的收益的。机器人的属性是什么呢?
机器人的第一属性就是稳定性,我们都知道使用机器人是该你提高制造效率提高生产安全的,如果机器人失去了稳定性的话,每一台机器人的任何问题都会使你的生产线经常处于停滞状态,在日常制造生产过程中是无法发挥它的效能的,既使它的价格再便宜,最终会使你的制造成本难以降低甚至会提高,所以稳定性是机器人的首要属性。其次是效率,高效产出才会使你的制造成本降到最低。什么样的价格才算是合适的呢?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的,但结合效率才能真正能体现出机器人的性价比的,效率也是我们决定用什么样的机器人合适的一个很重要的属性。第三个属性是性能,所有的机器人技术性能必须要适应各种的制造工艺要求,精度,工作范围,工作节拍,通讯接口等等都是在应用时必须要考虑的。标准化也是机器人的属性,如果机器人只能实现单一的工艺要求,缺乏通用性和标准化的话,它这个机器人不成为机器人了,只能算专业设备了。机器人最重要的很大的作用,就是它的灵活性,我们使用机器人不是当专用设备来用的,既能用在这个工位,也能用在另外一个工位上,这也是提高机器人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这五个属性,也决定了机器人这五个方面的性能指标,我们在选购机器人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工艺要求,认真的考虑一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成本才是真正能够让我们承受的。

高威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销售的Treboost机器人,它非常适合用于包装行业或者是高速分捡,它负载从1公斤到8公斤,移动速度最快可达到200次/分钟。结合先进的设计,加上优化的控制软件,稳定性和效率在同类型产品中处于领先的,运行寿命也是非常长的,稳定运行三到五年是没有问题的。在满足稳定性和性能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的国产化使整个成本大幅度降低了。现在要想实现快速制造。有一款是用于食品行业钛合金的机器人,此款机器人的付臂是采用符合食品洁净要求的钛合金制作的,是食品智能装备的优选产品。两轴平行结构的机器人,非常适合高速装箱,最大可以达到45公斤。多台机器人使用在生产线上,结合智能技术和自动化的技术,生产线的制造效率发挥到最大。同时,我们可选配远程的监控和诊断,使这个设备从原来的定时维护进化到动态维护,通过一年多的优化和改进,基本上实现90%的零配件可在国内采购,但关键零部件仍然是国外产品,使Treboost机器人的性价比达到最好。绝大多数机器人销售都在十几万以内,非常适合应用于各种的包装行业,实现快速分捡和装箱的功能。机器人采用标准的TCP端口和通讯端口,非常便捷与第三家设备进行扩展和通讯。高威科可以为各种包装分拣的应用提供完整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提高末端执行器和智能视觉产品,也可以根据客户实际的制造能力和设备提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将客户的生产制造能力提高到最先进的水平。高威科机器人事业部拥有丰富的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解决方案能力和最优的执行成本优势,股份公司在全国拥有13家子公司和众多办事处,可以为客户提供最快捷专业的服务。

会后在上海新国际会展中心的N1馆中的高威科公司的展台前人潮汹涌,人头攒动,大家对于分拣机器人的操作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向展位工作人员请教有关高威科机器人的信息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