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是一种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然而,由于脊柱结构的复杂性,手术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传统的手术方式往往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直觉,这就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而手术机器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骨科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是一种集成了高精度传感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先进设备。它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和分析患者的病情,为医生提供精准的手术导航。通过这种方式,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病变部位,避免误伤周围正常组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此外,手术机器人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它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手术数据,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用于后续的病例研究和教学,推动骨科医学的发展。
国产手术机器人病例分享:腰椎后路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年龄】70岁
【性别】女
【术前诊断】腰椎椎管狭窄
术前影像检查显示患者的脊柱有多节段病变,存在侧弯及旋转现象,偏离了常规的解剖位置,椎体有增生,手术难度较大,对手术操作的精准度要求高。会诊团队经过综合论证,针对患者身体的客观情况,决定实施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腰椎后路内固定+椎间融合”手术。
普爱医疗国产手术机器人术中规划方案
普爱医疗国产手术机器人术中规划方案
使用普爱医疗平板三维C形臂扫描患者,获取术中三维图像并传送至手术机器人工作站。基于三维影像数据,利用手术规划软件,医生一次性完成了14颗螺钉的定位规划。
相较于传统手术需多次手动入钉定位,操作繁琐。普爱医疗手术机器人可实现多枚螺钉路径一次性规划,节省了规划定位时间,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置钉效率显著提高。
完成手术入路定位后,机械臂保持稳定的入路方向引导,医生只需专注于钻孔、置钉操作,导针进入更稳,执行精度均为亚毫米级。
在传统手术中,重复十多次置入导针,对医生的技能、经验和手部稳定度都是很大的挑战。机器人引导置入导针可以保障精度,而且可重复性好,机器人可以准确的重复操作,减少了手术操作的个体差异性和经验依赖。
C形臂验证导针路径准确无误,根据导航规划设计模拟椎弓根螺钉尺寸,选择合适的螺钉进行植入。术中验证14枚螺钉均位于椎弓根内,与术前设计的理想钉道相符,螺钉大小合适。
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准确度和安全性,也极大地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压力。在传统的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这对他们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挑战。而有了手术机器人的帮助,医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患者病情的理解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上,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如果您想了解,或采购国产手术机器人,欢迎咨询400-02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