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CL尝试在电视和面板之外,开拓新增长空间时,TCL也曾考虑过AI。2017年7月开始,TCL开始了一系列针对半导体公司的投资。具体投资标的,涵盖闪存、芯片设计、芯片测试、甚至导航芯片。 与AI相关的两笔投资,分别是2017年7月投资的商汤,和2018年6月投资的寒武纪。
当年这场“第三增长曲线”的探索,最终止步于TCL收购中环集团。2020年6月,TCL“拿下”中环,开始进入光伏赛道。随后在2022年,TCL自己的半导体探索,随之切换到功率半导体方向(TCL微芯科技)。
从宏观层面看,TCL这场并购十分成功。业务的协同层面,光伏硅片其实就是纯度稍低一点的芯片原材料。TCL入局光伏,不仅符合当时TCL青睐的芯片投资,也符合海外面板巨头(如三星、LG、夏普等),均选择的半导体+显示+光伏产业布局。另一边,虽然中环当时的业绩达不到行业领先水平。但TCL结合自己擅长的扩产+降本和中国光伏行业的爆发,让中环在2022年的营收便远超过去两年的营收之和。
然而,TCL光伏业务的“风光”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在全球玩家一齐“大干快上”中,2023年底,整个光伏产业链迎来了“史诗级”过剩。以原始的硅料产能作为行业参考,2023年我国的硅料产能,甚至比预测的2025年需求还多。
图片:TCL光伏产品 来源:TCL
面对行业产能过剩,虽然TCL也在调整技术路线,推出更薄、光电转化率更高的产品。但在实际光伏项目落地中,综合成本的考量要比细节优势重要得多。更高的光电转化率,并不能证明技术足够领先。毕竟,行业内的玩家们,隔三差五就会在这项数据上“刷一刷”指标。
诚然,TCL当前硅片综合市占率已居全球第一。但根据2024年三季报上显示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6%,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9.98亿元的数据。在这个行业相互“熬鹰”的阶段,TCL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第一。
TCL的“第三增长曲线”陷入僵持阶段,面板和电视业务如何了呢?一句话概括,TCL经营相当稳健,但行业本身很难说有什么高增长的空间。
面板这边,2024年初的行业产能过剩,如今已经平息。行业本身的增长,主要还是OLED(高端)对LCD的产能升级。不过,参考京东方近期开展智慧医疗(包括建造医院)和TCL并购LG产能的动作,面板行业也处于比较稳定的局面。在电视这边,对于这个早已普及多年的产品,其行业逻辑长期都服从于替换周期。
换句话说,TCL当下又来到了寻找“第四增长曲线”的十字路口。而这一次,TCL在大方向上,选择的是AI。
在家电领域,TCL在今年彻底吞并了冰箱业务见长的奥马电器。结合TCL发布的中控大模型,TCL将有希望建立对标海尔智家的智能家居布局。同时,根据美通社的消息,TCL还将是2025年参展CES面积最大的中国厂商。本次展示,除了电视、电竞屏之外,TCL还将展示展示一系列智慧家居产品,包括陪伴式AI产品、空调、冰箱、洗衣机、智能门锁、安防摄像头、路由器、光伏科技以及汽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等。
在2024年底兴起的AI硬件风口上,TCL也早已做好了准备。面对2025年即将开启的AI眼镜大战,TCL已经准备好了1699元起售的雷鸟AR眼镜。虽然,TCL的AR眼镜基本上不含AI,但考虑到TCL已成功落地端侧大模型的能力,和行业内不少玩家通过合作模式也能快速落地AI大模型的现状。基本也能确认,AI眼镜的大战,也有TCL的一席之地。
总体来看,AI大模型时代的TCL依然想要凭借制造能力,在AI硬件领域重新开打“产能”竞争。
正如 李嘉诚的劝诫,“你要有一项天塌下来也能赚钱的生意,你做别的业务才可能做得好”。 TCL还是跟不少中国制造业公司一样,从一个发展处于平台期的主业,不断奔波寻找新增长曲线的路上。
或许,这些新的增长曲线并不会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就像是做出了PICO的歌尔股份,摆脱不了“苹果链”;孵化了雷神电脑的海尔,没能迈入消费电子一样。TCL的AI探索,只是TCL制造业帝国又一次的“添砖加瓦”。
但AI时代的一切产业模式都充满了想象力。不少AI硬件都展现出不亚于手机的普及潜力。这意味着,参考步步高做手机的路线,做好AI硬件的制造业公司,有希望成为下一个OPPO或是vivo。
毕竟,AI应用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边走边看的TCL也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