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一手放,机械臂自带节奏、上下翻飞忙个不停。凭借这一“臂”之力的好身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也可以是员工们的“好同事”。
这是双环传动(嘉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桐乡工厂“未来一号”车间里的“机器人总动员”——在热前区,近百米长的生产线,共设有9个作业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套智能化的作业设备,包括“主力队员”机械臂。
“每个机械臂,都有2只机械手。可上下翻转,方便拿取和放回零件。”双环传动计划物流部部长蔡雪松说,有了机械臂的助力,做一个零件只需要30秒,整条线每天的产量大概能达到1.2万件左右。
双环传动是全球最大的专业齿轮散件研发制造企业。对转速有着高要求的新能源汽车而言,齿轮既是安全件又是精密件。这对齿轮的精度和强度要求极高,而不同材料、精度、大小的齿轮,处理工艺也不同。“机器工人”的加盟,揽下了不少繁杂且危险的活儿,也大大提高了一线生产的效率。
整条生产线,只需要4名工人,而且他们一般只需要做2件事:把加工件推进去、把加工件拉出来。
在车间入口处的MES大屏上,还实时显示着每个作业环节的工作进度、故障情况、生产电耗等数据。整个生产区的设备,都连接着智慧大脑,一旦发生故障,就会自动报修。得益于此,企业的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
开工即迎旺季,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配件订单纷至沓来,企业接到的订单已排到了二季度。
1分钟很短,但车间里的“熟练工”能动作灵巧到在短短60秒内,稳定按压80多次。相当于操作一次,平均用时不到0.75秒,且主打“一次成型”,孔径、尺寸分毫不差,成品还没有一丁点毛刺。
如此优秀的“熟练工”,是浙江中泽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楼的自动化冲压机。
尽管体型以吨计数,但丝毫不妨碍它“大象起舞”。自大年初五开工以来,自动化冲压机就和工人们“配合默契”:一大卷铝卷被匀速输送进来,按调度指令,经自主设计制造的模具冲压后,“秒”变锂电池顶盖板。
每台冲压机,每天能产顶盖板8万多片。这小小的顶盖板,相当于新能源锂电池结构件的“地基”。冲压成型后,它们被统一运往无尘车间,随后输送至各条自动化生产线继续接受“精雕细琢”。
装配、焊接、检测……各环节的智能化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像冲压机这样的“熟练工”,无处不在。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中泽科技作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电池厂商的重要供应商,研发的锂电池顶盖,是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
去年,企业年产1.5亿件锂电封装安全模块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对标智能工厂,数字化应用覆盖了全生产流程。
“顶盖中间的这个椭圆形,就是防爆阀。它比一根头发丝还要薄,精度要求极高。”在检测设备前,中泽科技行政经理周晴指着一块检测完毕的顶盖成品介绍,“这需要整条生产线的每台机器和操作人员完美配合,误差不超过2微米。”
在数字车间的加持下,中泽科技今年将持续向“高”攀升。在去年产值超9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设定目标产值13.5亿元。目前,企业一季度订单量已优于去年同期,手头订单排期已至3月。
实际上,“机器人总动员”的智慧生产场景,在桐乡已是常态。新的一年,“无数字不桐乡”的导向更鲜明,智能汽车、新能源材料、“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生态,正在持续提升桐乡数字经济的辨识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