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多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提交提案并提出建议。
推进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与专业照护人员短缺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缓和。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机器人越来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将替代部分人工服务。
今年,北京市政协委员吴文彦带来了《提高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养老领域应用的提案》。她坦言,目前养老护理员存在缺口大、不专业的问题,媒体也曾曝出护理员虐待老人的新闻。机器人没有情绪,解决了老人家属对护理员不信任的问题。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听从指令,24小时全天候提供助餐、助医、助行等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另外,机器人还可以陪聊,缓解老年人的孤独,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她说,目前养老机器人的价格在十几万元左右,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按照雇用养老护理员一个月5000元-8000元的费用来看,养老机器人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未来政企学研用一起发力,不仅将推进人工智能机器人更早地应用在养老领域,同时可以促进机器人价格降低。
她建议,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开展人工智能养老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使其具备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运动协助、生活帮助等功能,掌握老人的习惯和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知识学习,解决老人信息茧房、数字鸿沟、知识断代、社会隔离等问题。
同时构建养老服务平台,整合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医护机构、辅助器具供给、健康管理系统等资源,提供智能化一站式养老服务解决方案。
在具体应用场景方面,她认为,养老机器人可以率先在养老驿站、老年大学、社区服务中心使用,比如在老年大学为老人提供学习支持,帮助老人了解、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跟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在养老机构进行照护照料;在社区服务中心提供送餐、送药、陪聊、问需等服务。随着应用更加成熟,再逐步走入家庭。
吴文彦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等,建立政企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促进人工智能养老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优先购买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提高对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的支持力度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北京市政协委员,东直门医院针灸二区、疑难病诊疗中心主任刘宁介绍,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医疗影像分析、病理诊断、辅助手术、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
“提高对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的支持力度,将有助于推动北京医疗科技创新,提高诊疗效率和精准度,比如精准预约就诊时间、合理安排病人数量、辅助精确诊断,从而减轻医生负担,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状况,最终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刘宁说。
他建议,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增设专项基金,支持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等。对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减轻研究机构和企业负担。
同时,完善医学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技术应用的伦理界限和隐私保护要求。加强对医学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管,确保技术安全、有效、可控。
在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培养与引进方面,他认为应设立医学人工智能专业教育项目,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业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另外,倡导医疗、信息技术、金融等多个行业间的合作与数据共享,共同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建立开放的医学人工智能研究数据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定期对医学人工智能研究进展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支持政策。
推进人工智能问答机器人
在大学教育中合理使用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语言模型的使用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引发了新的担忧——ChatGPT是否会对阻碍学生群体的学术研究、抑制其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沈杰将《关于推进人工智能问答机器人在大学教育中合理使用的问题的提案》带到了会上。
该提案认为,学校方应加强对于ChatGPT与学生自律性的相关指导和教育;在布置作业方面增加社会性、探究性实践作业数量,倡导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缓解了ChatGPT直接代替学生做作业的负面影响。
在技术人员方面,应积极研发类似ZeroGPT的完善的监察软件,严厉打击学校论文、作业造假行为,并在社会层面进行推广,降低使用ChatGPT引发的负面影响。着手打造侧重于为大学生学习提供辅助作用的专业人工智能问答机器,既能辅助同学们优化思维逻辑、简化重复思考过程,又能提升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此外,政府应加强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软件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依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深入校园并开展普法教育,强化同学们在使用GhatGPT时的规则和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