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司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中国针对司法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化的法律规范、伦理规范等制度体系也在不断构建与完善。虽然中国司法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化建设在技术与装备上取得了一定发展与突破,在法律规则体系上也有创新与发展,但已有的技术与装备在实践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未来想要取得进一步发展也面临不少难题与障碍,包括技术难题、保障机制不足、法理与伦理障碍以及制度规范的合理性、合法性问题等。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司法数字化探索与变革方面的问题。例如,针对庭审直播,不少学者寄予厚望,认为庭审直播既是司法公开的最新形式,也是保障和监督司法公正的有力方式,还有律师和学者认为庭审直播可以改变以往审判公开的有限性和形式化。但从法理层面上来看,庭审直播与司法公开的根本宗旨是否存在冲突,庭审直播是否可以成为司法公开的适当路径仍然值得追问。又如,对于如何看待在线诉讼与传统诉讼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也未直接作出回答,未来在线诉讼能否成为一种与传统诉讼方式并驾齐驱的独立诉讼方式,值得思考。
二是司法数字化驱动的大数据挖掘与法律研究问题。司法数字化建设产生了裁判文书、审判管理信息、庭审直播录音录像等各种结构化、非结构化的司法大数据,使基于司法大数据的司法实践与相关新型实证研究成为可能,并可能带来法律研究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但综观当下的司法大数据研究与挖掘实践,依然存在技术方面的难题,大数据研究的技术手段仍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此外,研究者对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也趋于单调,法律实证研究在整体上仍以基础的平均数、频数、方差等描述性统计方法为首要工具。未来该如何开展大数据挖掘与法律研究,在“技术”与“思想”之间求得一种平衡,最大限度地为司法人工智能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丰富且有效的“养料”,也是颇为值得讨论的问题。
三是大数据驱动的司法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问题。当前中国司法人工智能界存在着一种话语与实践的冷热差异。一方面,中国在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学术界研究方面对司法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超过不少国家;另一方面,已有的一些司法人工智能系统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效果遇冷。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人工智能系统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真正需求有关,也与司法人工智能的运用存在诸多法理障碍以及伦理风险有关。例如,由于存在“算法歧视”“算法黑箱”等技术风险和问题以及人们对审判的历史传统存在固有认识,司法人工智能缺乏社会认同的基础。因此,未来司法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如何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司法人工智能到底该走向何方,如何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也需要深入研究。
《数字司法的中国图景》即尝试围绕中国司法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化这一主题展开体系化研究,基于中国司法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这一逻辑主线,从“司法数字化的探索与变革”“司法数字化驱动的大数据研究”“大数据驱动的司法人工智能”三大方面进行系统性检视与前瞻性思考,致力于全面揭示中国司法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化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如大数据挖掘与研究的基本问题、司法人工智能的热与冷悖论等,也希望能纠正一些误区,如庭审直播远非普遍乃至得到充分认可的司法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本书更致力于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合理性与可行性的理论创见与对策建议。例如:未来可以探索一种全新的自科法学开展大数据挖掘与法律研究;司法人工智能应当从通用化走向专门化;AI法官的运用前景如何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取决于技术发展与法理、伦理等诸多因素的调适等。
总之,本书力求深度融合科技与法律两大学科知识,在技术赋能司法与法律保障权利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有机的价值平衡,为实现数字化时代“技治”与“法治”的合力共为提供助力,推动中国司法的现代化和智慧化走深走实,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