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训练营的幕后团队正是由上海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英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团队,女性占比超3成。在王英看来,技术不受性别限制,女性反而更有韧性。团队开展算法应用研究,用来解决人工智能算法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艰深难懂,在特殊、高科技含量的行业才会用到,我们想降低门槛,让更多人能理解、运用人工智能,从而帮助企业、行业重塑业务流程,完成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她说。
为提质增效插上“翅膀”
团队由此开发了人工智能中台,提供从数据标注到训练调优及部署上线等工具链,让使用者不再需要学习很多算法、数学知识,无需查看核心源代码,只要学会使用工具,即可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问题。
通过研发这套工具链,团队实现了从技术模仿到技术创新的超越。最初他们依托全球头部厂商的开放源代码,进行验证、封装。但应用时却遇到了问题,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算力要求很高,而企业如果配置相应算力,将付出高昂的费用。如何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快地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团队基于原先的开源算法,重新定义底层架构在内的诸多功能,大幅度剪裁成型架构,实施轻量化部署。“我们的目标是让企业通过一台机器就能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王英表示。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具链很快有了落地应用的机会。一家证券公司找到王英,团队根据企业特点定制研发搭建大模型,最后顺利交付使用。“有了大模型,编程效率像装上了翅膀提升了10倍。过往软件的开放周期常要按年来算,现在通过使用大模型生成高质量代码,软件只要2个月就可以上线。”降低人员学习成本,帮助企业提质增效,来自使用者的反馈让团队成员的获得感与价值感大增。
让技术运行在正确轨道上
团队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他们一边进行工具链的迭代升级,一边朝着研发测评工具这一新目标迈进。这又是一次从0到1的突破,面对市面上各种不同的算法模型、纷繁的排行榜,并没有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帮助企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他们通过不同维度的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生态分析,研发工具帮助企业了解模型的实际性能。企业拥有了最适配的人工智能模型,还要确保它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测评工具又被赋予了监测功能。
人工智能模型是通过大量数据、算法训练而成的,但不能保证其训练结果始终在人们的预期内。仅仅依靠人的力量来监测难以达到计算机的吞吐量级,因此团队决定用技术监测技术,让两者进行对抗,确保人工智能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减轻人员工作量。
“面对科学技术问题时,没到最后一刻,不能证明走的路径就是正确的。热爱是我们面对困难能坚持下去的原动力。”王英说,行业知识迭代速度飞快,一天不学习就可能被落下,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断自我挑战,帮助更多企业、行业运用人工智能实现转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