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会持续三天,总展览展示面积6.5万平方米,全国多家大型粮食企业、金融机构和服务组织组团参展,参展企业2600余家,集中展示全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成果和粮食产业发展最新成果。
总台央视记者蒋树林:我现在就在粮食交易大会的现场,今天逛会我碰到一个新的小伙伴,就是我身边的这个
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吉林展厅已经到了,请随我一起参观吧。
吉林省盐碱地总面积达600多万亩,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大学等科研团队的支持下,唤醒“沉睡”的盐碱地资源。特别是在大安、通榆等地,盐碱地治理项目区已经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种植、当年收获。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长城:把我们吉林的水稻、玉米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在水稻产业集群的建设中,我们提出了“双百”工程,要打造100户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再打造100户特而优的田园综合体。我们现在的粮食产量是800多亿斤,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我们的粮食产量要登上1000亿斤的台阶。
科技的力量不仅让“沉睡”的盐碱地焕发生机,也在悄然改变传统的粮食加工模式,无人化、智能化、数字化正在逐步代替人工,在生产端发挥积极作用。
总台央视记者蒋树林:在我身后有一个机器人正在干活,它的个头和我差不多,但长长的手臂却有大能量。
山东参展商代表曹现仁:它一次可以抓180公斤,大大解放了我们的劳动力。在一条产线上,它可以对应前面三个包装机三条包装线,还可以代替6个产业工人。
新科技也在助力打造更健康、更营养、更安全的“大食物观”链条。这次大会上,很多科研团队和参展商都带来新的研发成果,有的甚至把实验室搬到了大会现场。
总台央视记者蒋树林:这是谷物品质分析仪,稻谷进入这个仪器就相当于是给稻谷做体检,每一粒稻谷体检后,都可以打印出很多张照片,每张照片都对应一个关键指标。
安徽参展商代表武勇:它就是粮食行业的一个机器人,而且这个机器人它是带有思考,通过大数据、算法模型,它的准确性可以做到99.96%,也就相当于是我们粮食质量的一个把关人。
在本次交易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暨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县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
展销会为22个省份的388个脱贫县、786家企业搭建展区共8000平方米,提供“免费参展、拎包卖货”一站式服务,组织18场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现场推介和直播带货,乡村振兴消费帮扶采购销售和项目合作意向签约共40.8亿元。此外,省际签订战略协议18份,银企签订合作协议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