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子宫多发肌瘤合并贫血的50岁王阿姨在宁夏的手术室中接受手术,为她手术的主刀专家华克勤教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的5G+AI超远程精准妇科
机器人手术指挥中心里紧盯屏幕、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人控制台。
这场跨越2千公里的手术是上海首例5G+AI超远程国产机器人微创手术。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参与了这款国产多孔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妇科临床
应用的研发过程。5G+AI的不断升级使得医疗资源不断扩容,更多边远地区的女性有望跨越时空限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2千公里以外的机械臂接受到指令后,精准解剖、分离、切割、缝合
7月25日下午一点多,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内,屏幕上的病人在宁夏手术室已经做好了所有的术前准备。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也一切就绪,四条手术臂随时准备开工。
王阿姨今年50岁,8年前在体检时发现子宫肌瘤。彼时的王阿姨没有身体上的任何不适,也没有引起重视。直到半年前,王阿姨月经持续时间开始变长,而且经量也渐渐增多,甚至间断性的出现了头晕伴黑朦的症状。今年7月,王阿姨在宁夏当地就诊,经过系列检查发现肌瘤已经从一个变成了多个,分布在子宫黏膜下、浆膜下以及肌壁间。子宫已经悄悄长到了孕10周的大小。王阿姨被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贫血,需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5G信号很好,开始手术。华克勤教授在上海的手术指挥中心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见她通过高清视野辅助,在机器人平台开始操作,数据实时传输到了千里之外的患者身上。此次手术采用的是仍然是腹腔镜下手术的方式,只需在患者腹部打几个直径约0.5-1厘米的小孔。在2千公里以外的机械臂接受到指令后,精准灵活地完成了解剖、分离、切割、缝合等各项手术动作。手术中,在上海手术指挥中心的华克勤教授、张旭垠主任医师、邱君君副主任医师还实时与远赴宁夏的妇产科医院丁岩、孙申副主任医师、顾雯静主管护师以及当地医院妇科樊杨主任、张娜副主任医师、麻醉科叶青山主任、李淑贤护士长、姚彦凤护士长等医护人员通过“零卡顿”的远程连线实时探讨方案、调整器械,肌瘤被一个个精准的去除,整个手术非常精准。
此次手术中,由于王阿姨有过手术史,存在盆腔黏连,但是,机器人的机械臂随着手术医生的指令,互相配合,灵活自如、精准地在完成了盆腔粘连松解,恢复了正常解剖结构。另外,由于肌瘤病史多年,王阿姨子宫较大,盆腔内手术操作空间有限,手术稍有不慎就会碰到重要血管及神经,一旦碰到大动脉血管壁,还会造成致命性损伤。但是,随着华克勤教授手眼并用,双脚不停踩踏,切换镜头,机器人的“手臂”跟着指令540度无死角旋转,做到了几乎无血开刀。
约2小时后,这例上海首例顺利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该手术同时也是华东首例国产机器人辅助下的5G+AI超远程妇科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5G+AI超远程手术方案,打破2千公里时空限制
上海与宁夏相距2千公里,飞机加公共交通单程就要花费近7小时时间。
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免去患者异地就医的不便,又能帮助专家节省时间成本;既能突破时空限制,又可以有效地实现医疗资源扩容?机器人5G+AI超远程手术方案让这一切成为现实。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是最早引进手术机器人的医院之一。截至目前,医院已完成了近千例机器人辅助下妇科手术,手术范围涵盖妇科良、恶性肿瘤、生殖道畸形、盆底功能障碍等妇科疾患,积累了丰富的机器人手术经验。
在此次超远程手术过程中,两地之间有庞大的数据传输,如何保证两地医生
视频连线及手术过程同步流畅,术中关键步骤操作无误等环节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姜桦表示
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过程中,医院一直致力于通过信息化建设和5G及AI技术的应用,在智慧服务和智慧医疗上不断探索创新,继开通了国内首个5G一站式出生缺陷防控平台之后,此次,5G+AI服务再升级,成功在异地高难度妇科手术上实现了突破,是医院在智慧化道路上的又一次成功尝试,为更多边远地区的女性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超远程手术保证患者安全,临床专家团队参与研发
从目所能及的患者到超远程手术,这是一大步的跨越。如何保证患者安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参与了这款国产多孔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妇科临床应用的研发过程。
从手术机器人的尺寸体积,到切割止血等精细操作动作,华克勤教授团队参与了研发的过程,给出了最直观、最真实的系统性评价。临床专家团队在与工程团队的不断交流碰撞中,实现了国产多孔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整场手术,上海和宁夏的多个团队携手保驾护航,联通5G信号支持、手术器械调试,信息科软、硬件支撑、麻醉医师生命体征维护,护理人员术中密切配合,在华克勤教授的带领下,将手术机器人的优势与腹腔镜手术优势有机结合,保证了患者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能够快速康复。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国产机器人远程手术不仅仅能完成简单的手术操作,而且能够承担复杂精细的妇科微创手术,也凸显了“中国智造”未来的前景。
姜桦院长介绍,
在不断取得临床科研成就的同时,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壁垒。医院将以此次远程手术为新的起点,不断创新研发技术成果,拓展远程诊疗的应用边界。不过,姜桦认为,未来,对于手术机器人的更为智能化的临床研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机器人还仅仅是人手的延伸,未来AI机器人有待更为智能,帮扩自动识别肿瘤轮廓边缘,自动识别正常组织和非正常组织边界,更荧光,助力手术更为精准。为此,妇产科专家也将与工程团队共同联手,不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