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研制的隧道救援机器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近年来,隧道遭遇暴雨雪崩、施工隧道涌泥涌水等事故,引发了人们对于隧道、管廊等特殊环境灾后救援的关注和深思。隧道和管廊空间结构和电磁环境复杂,在发生地震、爆炸、水淹、坍塌等事故后,开展应急侦察和人员搜救难度较大。因此,亟需部署研究在长隧道中进行灾害搜救和事故探查等任务的机器人产品。
项目自2021年启动研制,802所充分发挥自身在复杂场景长距离毫米波雷达研制的专业优势,以及精密装备总体设计的经验,联合其他各家单位共同开展研制工作。各单位技术优势充分互补,打造出功能强大、长时续航、感知融合的新型自适应感知机器人平台,经高度集成后,整机重量小于20公斤,供搜救人员进入前对灾害或事故风险因素全面感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员伤亡概率,可适应长隧道灾害搜救和地下管廊事故探查等任务中对环境、灾害点、待救援目标的监测要求,具备复杂灾害环境下的应急救援与综合处置能力。
八院透露,该项目是集合各方优势、形成有效战略合作的一次成功案例。产品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促进了中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的多样化研制。目前,该装备已在上海市大连路隧道等地进行了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