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河南的中小制造食品企业,刘刚对于制造业的变革感受非常明显。“客户订单工期更紧,生产工艺和外包装要求更多”,刘刚认为,这其实都表明着一个事实:当下,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升级转型之道,企业生产模式逐步走向智能化和多样化。
在这种变革下,许多企业家都明白需要有着更具效率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但就在不久前,这家刚开始采用自动化的企业却因AGV机器人的系统故障和维护而深感头痛。
近年来,为了降本增效,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寻找一种更高效,更经济的生产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机器人成为企业主关注的焦点。
那么,全社会机器人的
应用增多,必然会导致更多机器人后市场服务的问题开始显露。
▍后服务市场痛点问题仍存在
机器人后市场服务指的是企业购买机器人后出现的一系列服务性问题。
由于当前机器人设备装机量飞速提升,各家企业和集成商提供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措施参差不齐,各类软硬件更新也非常迅速,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该制造企业负责人遇到的机器人售后维护问题,只是中国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中所暴露问题的冰山一角。
因为随着现代仓储管理系统的不断提升,为了确保操作运营的可靠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用大量的移动机器人来替代传统人工方案,尽管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然而机器人运输的痛点和局限依然存在。
例如在半导体等高精密制造领域,虽然移动机器人能够被广泛应用到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搬运、制造系统和物流系统连续的运转,但是由于厂内长走廊、多厂房、跨场景,加上晶圆昂贵且怕抖易碎的特性,上下电梯等流程已经成为传统机器人的运输场景中的典型痛点。为了解决机器人不能顺利上下电梯的难题,有些传统企业需要用人在电梯中进行中途转运的办法,但在半导体行业中,半导体工厂为了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料车震动导致装载的晶圆抖动影响晶圆品质,往往就需要人再次转运从而对贵重的晶圆形成充分保护,这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成本。
又例如文章开头这家公司的自动化升级历程也非常典型。与很多企业主类似,刘刚一开始也认为工厂只需要购买并部署好AGV机器人,就可以全方位提升效率同时减少人工成本。于是在陆续一年的改造下,其内部的仓库货物运输流程开始尝试逐步全部由AGV机器人完成。
但用机器人进行仓库改造升级后,新的问题随即出现了。一旦企业升级关键工序的数字化装备,或者是厂内一些流程产生变动,就需要机器人进行二次编程,有些甚至需要二次设计、生产、加工,大多数集成商不愿意接手此类问题。
机器人跨楼层转运是其中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今电梯等工控设备品牌和型号众多,同时由于接口协议不同,多企业不同型号的机器人通过硬件对接的方式兼容性比较差。这使得移动机器人乘坐电梯或者与多个自动化设备对接时,很容易出现对接通信信号差、协议对接难等情况,进而造成通讯离线等问题,最终对设备运行安全和效率产生影响,延误了正常生产计划。
从这些动态中可以预判,走上快车道的机器人行业,未来必然将对于机器人的后市场服务提出更多需求。因为不同于许多已经积累了自动化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经验的大企业,对于刘刚这样中小企业的初期自动化改造而言,机器人虽然高效,但各类自动化辅助设备以及数据接口很少,进行厂内智能物流升级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单一机器人很难快速应对一些变量。
例如可能由于操作人员不熟悉,或者厂内环境开始变动,机器人就经常因为Wi-Fi连接数少、传输不稳定等突发问题造成系统故障。又例如因为场地存在导引线、反光板、地标等问题,导致了机器人在增加一些监控和实时管理能力时,就需要二次改造和调试“大手术”。
同时,在部分地区的机器人企业仍然在打价格战,这个过程中企业们会尽可能地压缩成本以提升利润,因此在核心零部件的选择上,往往难以选用最优配置的零部件,机器人产品的故障率也逐渐增高,故障率提高带来的结果是,客户体验将大打折扣,同时生产端的客户更追求产线节拍得稳定、高效,一旦机器出现故障时,就会对生产线的效率难免大打折扣。
对于制造企业或者机器人集成商而言,企业出现一些场地或者是需求变化时候,由于厂内设备改造升级维护难度大,大部分时候企业进行机器人设备维护和申请售后时,往往就会出现维修周期长、服务人员管理难、备品备件调货难等问题。这进一步导致了制造企业只能停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上了机器人的产线重新部署综合工作效率反而出现下滑。
这些问题曾一度让刘刚等企业主此前非常感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多数时候不是买不起机器人,而是苦恼于机器人的实际部署成本远远不止于一次购买成本,综合的厂内环境改造成本和售后成本会非常高。
▍全新解决方案
刘刚此前也尝试寻找制造企业或者集成商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制造企业进行二次改造升级需要考虑到工厂的实际自动化水平问题,大多数时候集成商和制造商面对场景复杂,传统布网不稳定的工厂,普遍认为部署难且耗费大量资源。这正是前文所提到的,二次升级改造成本高于一次购买成本的典型。
我们以机器人远程监控改造为例,这是由于传统中小企业工厂往往Wi-Fi连接数少、传输不稳定,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大多数时候也只能通过增加WiFi发射器,强化AGV车队与局域网的管理电脑连接,帮助企业在厂区内实现监控功能。但这样改造不仅缺乏远程控制,不利于管理,还无法实现数据监控,难以发挥AGV的最大化效能。
整体而言,由于当前机器人设备装机量飞速提升,各类软硬件更新也非常迅速,大多数企业在使用机器人后,必然还可能诞生出新的需求,但这部分需求市场还只有较少企业重视并应用。
幸运的是,如今也有企业开始切入这个赛道。例如刘刚的企业在机器人自动化基础上,就找到了一家广东的一家名为鲁邦通的企业进行配合,及时完成了厂内的进一步升级改造,实现了机器人乘梯、实时AGV远程监控等全新方案。
针对刘刚等制造企业由自动化到整体升级的需求,鲁邦通着重帮助企业以最小成本的方式增强了对于机器人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其产品逻辑是先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全设备联网,其基于自主研发的由5G工业路由器,构建了一套AGV无线智能监控解决方案,该方案由5G工业路为器通信终端,实现运营商专网网络以及RCMS设备管理云平台等组成了软硬件一整套解决方案,很好解决了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数字化管理难题。
在刘刚的工厂里,当前正通过5G通信终端为20多台机器人的AGV车队提供远距离、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这一方面解决了Wi-Fi不稳定,网络覆盖不全导致离线等难题,另一方面还能保障AGV全时段在线,提升正常工作效率并保障运维的时效性。
如今刘刚可以通过AGV5G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AGV设备如定位、车辆状态、零部件状况、运行情况等数据。刘刚告诉我们,未来基于5G工业边缘计算产品还可通过不断训练AGV,提高AGV智能化程度,优化AGV导航算法。这让刘刚进一步感受到了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升级的魅力。
▍结语与未来
当前,机器人的竞赛已经从比拼价格的初期走入产品为王和服务为王的中后期,在同质化竞赛中,人人都希望通过比拼创新能力抓住增量用户,但如果想让机器人走得更远,除了要“应用为王”,还要考虑“服务至上”。
由于二次改造服务、售后维修服务的好坏开始直接影响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对于制造企业和集成商而言,服务的重要性已经不断凸显,提供服务能力已经成为补齐机器人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一环。但对于大多数厂家而言,售后服务依然是全服务中最薄弱也最容易忽视的一环,现存痛点明显,未来能否有更多企业借助服务脱颖而出,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