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若仔细复盘我们现在的生活,机器人的身影已不鲜见。现实生活中,我们和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人打过交道。餐厅里,为你端来菜品的是“呆萌”的送餐机器人,甚至负责烹调美食的“大厨”都可能是炒菜机器人;田野里,除草机器人像长了眼睛一般,不但能准确分辨出草和农作物,还能精准地除去杂草;车间里,一排排机械臂整齐划一地挥舞着,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成成品;医院里,医生熟练地运用手术机器人实现精密的手术操作……这些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正是“机器人+”要深化应用的场景所在,也因此,人们对将融入千行万业的机器人产业所能创造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当然,关于机器人产业并非没有争议。人们忧虑最多的,莫过于机器人将取代一些工种和岗位。诚然,技术创新会淘汰一些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与此同时,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将应运而生,进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因此,与其说是取代,不如说是转换。比如,对需要高空作业的电力维修人员、建筑工人而言,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把他们从带有一定风险的劳动和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他们则可以转岗成为机器人的维护、操作人员。当然,要实现这种转化,就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在推动机器人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主动创造更多教育培训的机会,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帮助工人适应新的岗位和环境。
归根到底,发展机器人产业,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拓展机器人的应用深度和广度,要拿出给力的政策、创造给力的环境,以开展覆盖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工艺优化、批量生产和示范推广全过程的应用创新,完善机器人技术支撑服务,不断提升机器人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等水平,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未来,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机器人将带来哪些惊喜?答案或许可以用“一切皆有可能”来概括,而所有这些可能,落点都应该是机器人以好伙伴、好助手的身份更好地服务于人、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产业。人机协作时代,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