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市场干预是有代价的。美国产业的损失数以亿计。日韩、欧洲及台湾地区的企业也必须重组以保持稳定。甚至当工业与安全局发放出口许可证时,程序上的不透明也会激起对偏袒或美国保护主义的不满。在欧盟看来,对光刻机的过度关注只是历届美国政府利用中国作为借口来消除欧洲领先地位的另一个例子。类似怀疑也出现在美国试图加入5G竞赛的过程中。而通过各种“芯片法案”提供的公共资金很难推动创新。
中国不愿回应美国的出口管制。北京本可以通过限制获得关键原材料,或对在其管辖范围内经营的美国公司进行报复。从中期来看,出口控制并非不可克服。过去,资源比中国少得多的国家都能规避更严格的禁运等。而且,中国的首个7纳米芯片是由中芯国际制造的,该公司自2020年12月以来就遭美制裁。北京是治国方略的终极高手,可以等待时机。而时间,一如既往地在中国这边。(作者罗宾·贝克等,陈俊安译)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0日文章,原题:日本科技高管警告说北京将安然度过美国的芯片制裁日本的科技高管说,美国最新的芯片出口管制不太可能扼制中国在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方面的进步,这引发人们质疑制裁的长期效果。他们发出警告之际,正值华盛顿试图说服荷兰和日本这两个全球芯片制造行业的大玩家达成三方协议,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得芯片制造工具。
索尼技术负责人北野宏明预计,美国主导的制裁将“暂时影响”中国采购半导体的能力,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完全有可能继续增长,“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驱动力是他们拥有非常大的数据集,不确定(美国的限制)会产生什么样的长期影响。”
日本电气公司CEO森田隆之也对华盛顿措施的长期有效性表示怀疑,这些措施旨在减缓中国开发芯片的能力,并阻止中方获得先进半导体,“虽然中美芯片技术之争可能会拖慢中国技术进步,但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不能忽视中国在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从长远看,这是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