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双方分别是乒乓球
机器人FORPHEUS,与两届世乒赛混双冠军、两届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双冠军曹臻。只见机器人与世界冠军你来我往,激战正酣,吸引了众多群众围观。
《科创板日报》记者也在现场体验了一番与乒乓球机器人的对打。记者发现,机器人会根据对手的球速以及击球能力,调整相应的等级水平,不管是世界冠军还是像记者这样的“菜鸟”初学者都可以有良好的互动体验。
欧姆龙(中国)软件开发中心部长代理吴红指出,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器“替代”人们从事繁重的工作,第二阶段是人和机器“协作”的阶段;现如今已发展到第三阶段,在该阶段人与机器相互“融合”,机器可以增强人的可能性和创造力,相互间成为一种不断扩展能力的关系。
吴红认为,乒乓球
机器人展示的就是这种“人机融合”的关系。
“观众首先可以通过与其互动来感受机器人作为教练帮助玩家提升打乒乓球的技术,激发潜能。其次在双打的互动中,乒乓球机器人通过捕捉和分析两位玩家的技能水平和情绪状态,用更合理的回球方案促进两人间的默契和共情,提升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度。”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类似的人机共融在体育竞技领域已有不少尝试。不久前,商汤科技曾与上海棋院联合举办了挑战赛,邀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世界冠军谢靖和青少年象棋冠军顾博文分别与“元萝卜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开展对决,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传统的下棋软件,机器人给予了比较感性的体验,好像就跟人在下一样,而不是光对着屏幕。像“元萝卜”这样的机器人会是一个超级好的陪练,但还不能替代教练的价值。
“有这个陪练,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中国女排也好、其它的体育项目也好,在训练过程中,陪练是非常关键的。不过,除了陪练,仍要再配一个好的教练,来帮助初学者分析、理解、解释棋局。这方面的作用机器人还是不能取代的。”
除了体育竞技,娱乐、餐饮等领域的人机互动应用,亦纷纷在进博会这个独特的平台展示。比如首次亮相进博会的节卡智能咖啡机,就让记者品尝了一杯通过机器手臂和咖啡机泡出的拿铁。
而在
爱普生展台,正努力画画的小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的兴趣,只要在屏幕前完成人像采集,几分钟内就会收到一副自己的专属画像。
需要指出的是,当下机器人要真正走向人机共融,落地成本依然较高。多名现场工作人员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这类机器人如要实现在消费端的更广泛应用,仍需在轻量化、低成本方面继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