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
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机器人产业已成为该市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机器人企业选择落地上海。
有数据显示,在2021年,就已经有超万家机器人企业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落于上海,
abb、
发那科、
库卡等外资机器人龙头企业加快向上海集聚,
新时达、达闼、节卡机器人、中科
新松、高仙等国产机器人领先企业不断涌现。
自从上海以超前思维打造了上海市机器人产业园和上海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并将技术路线与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制定相结合后,短短10年就快速从长三角城市群的机器人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么上海对于机器人企业的真正吸引力到底来源于何处?上海的机器人产业又有哪些典型特征?从上海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中,我们或许可以捕捉到一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找到一些企业落地上海的答案。
▍强龙头效应显著
谈到上海的机器人产业布局,我们必须看懂上海的城市定位。
作为中国的发展标杆城市,上海在多个行业的布局都有着极强的龙头意识,这又进一步决定了在上海落地企业的战略定位及产业重点领域选择。
因为上海整体的工业发展历史久远且规模庞大,2012年以前,上海其实就集聚着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封装和测试,以及关键原材料研发与生产工业龙头企业。多领域抓紧龙头、培育龙头是上海升级成为产业沃土的关键。
2011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3万亿元,全市工业增加值为7231亿元,但这些产业较为密集且偏传统,这个阶段随着中国加入WT0,经济全球化深入,新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勃兴,上海也开始受到资源的制约,产业政策的边际效应开始下降,上海及本土企业看到,想要继续突破,客观意义上就必须尝试找到新的增长点。
这一时间段,国家对上海的全新定位是排头兵、先行者,这就需要上海逐渐脱离改革开放以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要素驱动状态,开始从资源建设驱动开始转型为投资驱动。为此,上海“十二五”发展计划制定了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帮助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上海开始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保持先进制造业合理比重和规模。因此,我们能够很明显发现,2012年以后,在总体战略上,上海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开始了对发展模式的变革。
而这个时期上海机器人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定位,就是着眼于上海的转型发展和自身的基础而实现,这个阶段的上海看到,首先必须拥有一批具有创新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才能作为经济中心强盛繁荣的有力支柱,企业的落地也大多伴随政策与市场的吸引而来,例如发那科等企业就是因此选择落地上海。
可以说在整个“十二五”计划中,上海明确看到了自身优势,即基于自身地理位置和投资方面的产业优势,因此上海开始率先稳步扩大金融、航运、物流、商务服务等服务业开放,从而吸引了一大批高质量、差异化的龙头企业落地。
但光引进必然不太符合长期发展要求,为此,培育本土产业也成为了上海发展重要的一环。2012年,上海提出继续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完成工业投资1300亿元,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支持各类服务业创新创业孵化器发展,加快各类服务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那么是哪些行业符合上海发展的要求?我们发现,其中就包括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实施医药、大规模集成电路、民航、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卫星导航等11个专项,力图促进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新材料等全新领域快速增长并形成高端引领态势。
这种产业集聚的效果非常明显,例如作为浦东重要的科创高地,张江科学城在2021年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产业集聚区。这个阶段,为了服务新兴产业,实现更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在机器人等工业配套产业上,上海同样突出了龙头带动、空间成本、技术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
应用示范等特点。
作为新兴领域的产业配套,通过“区域+产业+创新”政策叠加,上海在机器人板块成功以发那科、ABB等世界级机器人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制造+应用”为产业发展重点,开始形成园区集聚效应,构建了初步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通过抓紧新兴产业的“牛鼻子”,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上海成功把需求市场快速培育起来,并快速完成新兴产业体系搭建,打造了高端制造业增长极,机器人等配套新兴产业也随之逐渐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21年,上海的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7231亿元提高到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其中,上海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40.6%,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