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雄副教授介绍果蔬采收机器人,讲述研究中心发展历程
据张俊雄副教授介绍,此次参展的果蔬采收机器人由研究中心自主设计研发。该机器人由行驶系统、机械臂、采收末端、视觉系统等部分组成。移动底盘通过视觉或磁导航系统在设定的区域内作业行驶,凭借视觉系统对采收目标进行信息采集,进而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实现对采收对象的识别和定位,然后以恰当的采收方式完成完整的采收环节。体现了机械设计、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种植栽培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中心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先后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针对不同生产需要,研发了黄瓜采摘机器人、智能株间锄草机器人、天然橡胶割胶机器人等多种创新性农业机器人,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与国际先进水平。迄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先后培养研究生150余名。
张文强副教授介绍研究中心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培养特色做法
张文强副教授介绍了研究中心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培养的特色做法。他表示,团队始终坚持思政育人,培养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的同时要了解问题来自于田间地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到田间地头做农情调查,跟随技术人员学习农业、了解农业、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研究中心团队教师秉持以身作则的理念立德树人,青年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攻关全过程,鼓励学生组成合作研究小组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同学们对于本专业的热爱,真正培养“顶天立地”的新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
2018级直博生邓学分享感悟
2020级硕士研究生尹金亮分享感悟
会上,研究中心学生代表2018级直博生邓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尹金亮与大家分享了开展学习科研的感受。他们表示,团队有非常好的学术氛围,在这里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希望能够不断发挥所学所识,为祖国的智慧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机器人研究中心长期从事农业机器人、农业智能装备的研发工作,立足于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前沿,瞄准我国紧缺、急需的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在现代设施农业智能装备化生产系统、田间生产机器人装备等技术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及技术推广。
研究中心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开创了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场景的落地,实现了机器人精准、高效、辅助代人作业模式,引领了传统农机智能化转型。研究中心由工学院李伟教授牵头,团队核心成员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6人,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视觉、数字化设计、机电一体化控制、生物制造技术,从各个方向、各个领域突破农业机器人的科研关键技术,对农业机器人进行创新和优化。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等领导都曾现场考察团队成果。
我国第一台黄瓜采摘机器人,其中采用基于多光谱段融合的非结构环境下果实信息获取与感知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研究中心先后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948”)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研发了多种创新性农业机器人,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与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和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培养合作项目,前后派遣4名青年教师和6名博士生到国外开展为期1-2年的学术访问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同时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及开展社会服务,除各种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之外,在新冠疫情期间,所研制的植保喷施机器人也直接参与到抗疫之中,进行自动化的消杀。迄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制定国内第一个农业机器人领域标准《锄草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3项。先后培养研究生15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0余名。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
株间锄草机器人和智能果蔬分选机入选中国农业科技十年发展成就展
未来,研究中心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研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农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无人化生产提质增效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