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联执委、宝山区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仓智能”)CEO杨威说:“上海给了我们包容开放的创业环境,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给了我们可以潜下心,一股劲干到底的底气和信心。”
服务全球20多个国家50多个行业的近1000家企业,每年维持200%-300%的业务规模增长速度,累计销量超过2.2万台,在全球已获得及申请专利超过400件,其中50%以上为发明专利,2021年12月荣登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快仓智能正在自主移动
机器人(AMR)这条千亿美金级的赛道上高速领跑。
然而,快仓智能的第一台原型机是什么样的呢?
很难想象,第一台原型机是从其他设备上拆下价值数万的轮子等零部件,包括从我自己的电动车里拆下电池,经过几番东拼西凑组装而成的。
第一台原型机
万事开头难。2014年,快仓智能在上海成立,我们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难题就是要实现从0到1的跨越。可以说,在快仓智能成立之前,国内的移动机器人行业还是一片“空白”,既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也没有上下游产业配套,对口的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没有准备好,客户和市场也没有准备好。
幸运的是,我们选择了上海。
我们这个行业是“急不得”的,它存在客观的研发周期,需要沉得住气,沉得下心,去试验、迭代。上海给了我们包容开放的创业环境,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给了我们可以潜下心,一股劲干到底的底气和信心。
从产业环境上看,上海的制造业企业基数庞大且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共有6000家以上制造业企业,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建设智能工厂成为这些企业的主流发展趋势。同时,长三角一体化让上下游产业配套发挥集聚效应,为移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生长土壤。
从2020年开始,上海实施“100+智能工厂专项行动方案”,计划3年内完成建设100家智能工厂、打造1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培育10家行业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搭建10个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表明,近两年,上海的智能工厂建设正在抢占制高点——上海重点产业机器人密度已达383台/万名工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这无疑也为我们的高速成长打入一剂强力助推剂。
从政策支持上看,上海对科创企业的扶持既面面俱到又敢于创新,帮助我们解决了人、地、财等各方面需求。截至目前,快仓智能已有10名高技术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成功落户上海,这也成为我们吸引和留住技术骨干的重要优势。
2020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快仓全球
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该基地项目规划面积约9万多平方米,主要功能为技术研发和场景验证,一方面在移动机器人上
应用前沿技术让新技术走出实验室,另一方面在业务场景中验证移动机器人新产品的效率和可靠性,这将有助于快仓智能和全产业链企业形成互动合作,共同做大做强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
大量的研发投入,让机器人企业需要充足的现金流,但由于是轻资产企业,没有抵押物,从银行获取贷款不易。在快仓智能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的当口,经政府部门撮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试水的“投贷联动”主动找上门来,无抵押、低利率的贷款,以及建行旗下信托公司股权投资款分批进入公司,为快仓智能的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经过8年的发展,快仓智能现在已经成为AMR行业的全球头部企业。
在医药流通场景应用中,快仓智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最高复购次数达6次;在3PL(第三方物流)行业,单笔订单过亿元;在电商行业,最早的项目超过7年,最大的项目单仓千台;在汽车行业,从零配件流通到整车制造,快仓智能提供多类型产品;在服装行业,不仅助推仓库升级,也改变着制造车间的生产模式;在光伏行业,为移动机器人行业破冰高难度生产工艺项目;在锂电行业,“鲲鹏”专机、潜伏式、叉车式可覆盖全流程;在PCB(印制电路板)行业,“白泽”专机,一机多能,轻松应对多个场景……
应用场景不断扩大,我们要比客户更懂客户。快仓智能是全球极少数实现电商、流通、制造全场景成熟应用的移动机器人企业。根据不同行业需求,我们不断创新研发,开发出潜伏式、料箱式、叉车式、行业专机等移动机器人产品类型,并首创效率翻倍、成本减半的料箱式和潜伏式双机协作方案QuickBin,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和德国CE认证。
我们也深知,创业路上顺境永远是少数的。
今年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得人措手不及。我们的研发、生产、运维等各方面都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困难时常都在,但信心更能给人力量。当交通出行被疫情锁住时,我们有几十位员工住进工厂,保证重点项目持续运转,给足客户信心。我们还通过移动机器人本身的优势,在疫情之下为老百姓解决燃眉之急。疫情期间,我们的移动机器人被应用于一家互联网购药平台,助力“救命药”及时送达封控区患者。封控区内的居民有紧急用药需求时,通过线上下单,很快就能拿到从智慧药房里发出的药品。智慧药房每天可以分拣2000个包裹,仅需6个工作人员上岗,同样的人员配置以前纯手工分拣只能分拣200个包裹,效率足足提升了10倍。
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放眼全球,提前发现海外市场机会点。以欧洲为例,疫情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欧洲的零售业以线下为主,消费者缺乏电商消费习惯,现在他们只能选择网购,倒逼大批零售商转到线上,我们早早注意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部署占有欧洲市场。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引领了欧洲仓储物流智能化变革的进程。
在未来诸多的不确定下,我们坚信快仓智能给客户创造的价值是确定的,各行业对移动机器人的需求是确定的,紧紧抓住“确定”并不断放大,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从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就业奔向互联网,比起在实体工厂、仓库从事搬运工之类的重复、机械的工种,年轻人更愿意从事电商卖家、外卖员等相对自由、灵活的工种,更为严峻的形势是:现在正在从事搬运工的人群10年之内都属于超龄了,伴随他们的退出,企业的用工将越来越难。而使用移动机器人的企业一般可以节省50%-70%的人工,这将大大缓解用工困境。
同时,全球疫情给劳动密集型企业(快递、零售、制造等)带来了很大的困境。用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工,通过机器人与人协作完成工作,正成为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既可以大幅降低单位空间内的人口密度,有效控制感染风险,又可以提升企业效率。当人工搭配上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时,可以使企业人效比一般纯人工方案提升3倍,部分场景可达5-7倍。
对于快仓智能而言,每一年都是瓶颈,因为我们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只有时刻保持焦虑,我们才能加速成为全球仓储智能、工业智能的基础设施,让移动机器人之于工厂就如血细胞之于人体般存在,才能让“四面墙内智能驾驶-让人类不再搬运”的梦想实现,继续为上海智能制造注入青春力量,带动更多独角兽在上海“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