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心血管病成为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也成为心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案。我国介入手术量呈逐年增长之势,这让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需求更加得以凸显。
介入手术机器人的临床价值非常明确。它可以降低医生在介入治疗中受到辐射伤害,大幅提升手术的标准化和同质化,还可以远程完成冠脉介入手术。
在不少医生看来,很多介入手术机器人并没有为其在手术操作上进行赋能,只是改变了操作模式。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它凭借对手术器械的灵活操作以及先进的视觉成像系统,使得手术的操作在极小的创口下变得更加方便,手术效率因此得以提高。
近年来,介入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演进,主要集中在智能化方面。比如,途灵介入手术机器人集成了智能辅助高级功能,可记录医生经常使用的器械操作手法,并让机器人加以学习、自动运行。与此同时,新的系统还在智能化辅助提高手术精确度方面做了一些改进,不仅可以直接提升机器人手术操作精度,还可智能规划手术路径和器械输送,从而提升治疗效率,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随着医疗影像分析技术的发展,“虚拟支架”的概念正在走进实际应用。以前,医生在介入手术中,往往依靠主观经验来判断如何放置支架。随着数字化术前评估技术的发展,医生在做手术之前就可以进行可视化虚拟支架放置和手术规划,进而评估放置支架的效果,遴选最佳手术方案。
新技术、新发明推动着医学不断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医疗机器人也正向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迭代。展望未来,人们希望医疗机器人不光停留在自动化系统层面,更要逐步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可以通过调整任务规划,以应对外部的变化。这就要求系统不仅有广泛的领域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感知、认知功能,从而更好地辅助医生完成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