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杀中,请注意避让。”如果接近正在展厅中工作的消杀机器人,它便会“看到”你,并立刻停步发出语音提示。一旁的清洁机器人“大脑”和“眼睛”则更敏锐,不仅要看到障碍物,还必须认清其是不是待清理的垃圾,是否属于自身可以清扫的垃圾种类。微波雷达、图像识别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的
应用,不仅让机器人看得更清楚,工作起来也更聪明。
要利用机器人进行各种工作,少不了灵活的手臂。谈起机械臂,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个“大家伙”,而一台自重仅7.2千克的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竟能轻松负担起5千克的杠铃片,这意味着它几乎能“举起自己”。
在5千克量级上,这款机械臂的体重为全球最轻。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大客户部负责人王泽文介绍,为了给机械臂“减肥”,他们自主研发了超小型的伺服电机等装置,控制柜也与机械臂高度集成。为测试运行稳定性,工程师已经让这台机械臂不眠不休地运转了超过1万小时,依然旋转自如。
通常来说,“铁臂”末端会搭配“铁手”,用来抓取指定物品,但金属夹具对目标物体会造成冲击和碰撞,碰到娇嫩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就容易犯难。展厅中,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款柔性夹具引得不少观众围观。硅胶材质的“手指”工作起来轻柔、精准,将小番茄、龙眼等水果一一完好地装入餐盒。
随着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这款“温柔手”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该公司技术负责人鲍磊说,目前产品销量正以每年3倍以上的速度增长。“理论上来说,每一个机械臂都需要搭配一套末端夹具,我们所要解决的,就是工业上的‘最后一厘米’抓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