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金湾在AI技术助力环保监管上再推新措施,将海岸线河涌入海闸口等水务工程实时监控
视频资源,接入到AI识别系统中。这也是继去年6月上线启用珠海市首个借助公共视频资源,植入AI(人工智能)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的污染防控试点项目后,珠海金湾对该系统的又一次功能拓展,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科学助力。
如今,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正让职能部门不断建立起精准度更高、更具效率的监管体系,共同守护生态安全,不断擦亮珠海生态环境的金字招牌。
全天候视频监控,智能化识别异物
在金湾水域
应用有关人工智能监控技术服务项目是珠海在水生态安全、水环境保护、水环境治理方面探索发展的最新成果。从人工不定期巡查到电子不间断监控,从人眼判断到系统识别,新平台的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对水环境监管的效率。
“通过视频系统的AI智能算法,监控摄像头具备了主动识别水面漂浮物、水体颜色变化等环境污染问题和隐患,自动生成证据链、视频、截图等证据信息等能力。”珠海市生态环境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简单而言,这一项目就是在金湾区跨部门共享现有视频资源基础上,建设岸线闸口、重点河涌、城市道路等多种类型的城市视频监控进行AI监管。该系统设置自动识别、自动告警、违规审核等功能,结合人工对成果的审核和进一步分析排查,通过提高生态环境感知能力,提高环境监管效率。
从平台显示的“环境智慧眼驾驶舱”操作界面上,不仅可以清晰看到每一次视频识别水环境事件的相关记录,还可以透过历史纪录的分析,展现过去一段时期的整体特点。从而可让相关监管人员从中总结规律,作出相适应的管理服务调整。
“通过这一实时情况的反馈,以及背后大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打破过去滞后性、被动性处理相关环境事件的不利局面,形成提前掌握、预防性管理的良好效果。”项目技术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效果上看,平台于今年4月29日上线后,通过接入50路河道闸口监控视频并利用算法自动识别环境污染问题和隐患,目前已在18个监控点位(50路监控视频流)检测识别到环境污染问题和隐患,共识别到4049次水污染风险因素,其中绝大部分为漂浮物污染、此外还有异常人员活动、水质浑浊等事件。
接下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金湾分局将继续推动项目优化和应用,协同技术供应商优化算法识别精准性。如该平台可通过积累的监管数据进行学习升级,在实战中的丰富数据信息中强化识别训练,在系统的不断“自我进化”中,提高系统成果应用效率,以应对未来更丰富的智能监管场景。
相比人工巡查,执法成效大幅提升
把AI“环保智慧眼”应用于地表水污染防治,事实上是拓展公共视频资源+AI算法这一工作思路的继续延伸。
早在去年6月,珠海市生态环境局金湾分局就在金湾区上线了珠海市首个借助公共视频资源植入AI(人工智能)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的污染防控试点项目。项目建设了以抓拍识别黑烟车、泥头车不覆盖等环境污染事件为主要功能的环境监管平台。
“项目运行一年以来,可以说运行效果远超预期。”珠海市生态环境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通过数据统计分析、部门间信息共享,以约谈督促、曝光警示、教育引导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实现了“零罚单”情况下解决用车大户营运车辆污染等一批突出问题。
数据对比最具说服力。过去一年时间,试点在只试运行了10个摄像头的情况下,累计抓拍各类涉嫌环境违法行为3297宗。而同期的一年时间,按过往传统巡查执法方式出动的4个人、2台车共巡查发现问题点705处,相比之下,AI“环保智慧眼”成效高达4.6倍。
特别是在过去,由多部门组成执法队伍,在主干道对黑烟车进行的联合路检执法,往往是投入大却收效甚微。即便截住了个别违规车辆,其所在机构的车队得知后也会有意识地规避,不利于执法证据的固定。
而通过“公共视频资源+AI视频图像分析”的方式,如今已能够实现24×7全天候全时段监管,节假日、夜晚不再是难以监管的“盲区死角”。通过“数据共享”的模式创新以及“智能算法”的技术创新,实现小成本、短周期数据大幅“增值”。
针对环境违法,“看得清,抓得准”是手段,让“违法数量降下来、使环境质量提上去”才是目的。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平台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其成果进行拓展的应用也在开展。
如根据已识别的车牌号,生态环境部门可溯源到所在的用车大户,对该进行环境保护责任相关的约谈、教育和整改。抓住了用车大户管理的关键一环,环境污染事件明显有了改善。2021年11月—2022年4月金湾更是连续6个月未出现用车大户污染事件。
化解环保风险于细微处
企业也有了“健康码”
类似于当前疫情防控下的健康码,珠海金湾的“企业环保健康码”今年5月上线。企业可一目了然在线监测数据是否正常,在及时的提示下,关注并整改消除细微风险。同时,系统还可全过程记录企业环保行为、污染状况实时“链上锁定”不可篡改,推动污染数据与企业行为、监管部门行为深度融合。
据介绍,“环保健康码”是对原有的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气体精准管控系统进行升级,实时采集高频动态更新的企业废气排污及生产状况数据,运用智能化数据分析生成彩色二维码形式。
“企业环保健康码”将复杂的环境监测数据直观化、实时化,生态环境部门可以精准给予企业必要的提醒和帮扶指引。系统对前端监测设备每天产生的近几十万条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变色,第一时间反馈企业并指明污染风险、跟踪隐患落实整改。
这一举措也体现了“产污、治污、排污”的全过程研判。健康码不仅是排放浓度等常规数据的简单判断,还融合了产污环节(生产工况)和治污环节(污染治理设施工况)的电流、温度、流速等信息,可以实现全过程的判断管理,不仅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问题,还能更准确地给出可能存在哪些问题的提示,通过提升“针对性”减轻了企业排查整改的压力。
健康码的应用,有效地优化了预警模式,减轻了管理压力。以往需要安排环保专业技术人员每天花费5小时以上对近几十万数据进行审核。在没有人工漏审、漏判等的情况下,将所有数据审核完毕后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识别和监管提醒。现在用“算力”替代“人力”,实现实时自动赋码变色,相对原来每天人工审核、反馈和提醒,可以做到“实时”预警,大大提高企业对异常数据的敏感度。
同时,健康码不需要专业知识也能看懂结论,使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三位一体”监控系统数据平台,监管部门可查看各个企业的不同健康码出现的概率,使其更能直观地查看各个企业的排名情况,有利于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分级管控、精准监管。手持“环保健康码”的高“绿码率”企业可列入“正面清单”管理,监管部门将“无事不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