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已进入安装阶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爱虎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爱虎通讯员伍健白金
鄂州花湖机场,货运飞机直插云霄,助力湖北打造客货双枢纽,重塑中国地理经济版图;郑渝高铁通车,让华中屋脊神农架不再遥远,成为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建筑业,不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更可筑起天路,带领人们奔向美好生活。
上半年,湖北250万建筑大军克服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克难奋进,建筑业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4,占全国比重6.59%,增速位居全国第2。
重点培育企业扩充至300家
7月22日,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南医院院区的湖北省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项目,150名工人正冒着酷暑加紧安装设备,力争年底具备交付条件,把因疫情损失的时间抢回来。楚天建设集团项目经理彭禄光介绍,上半年项目共完成产值7000万元。
上半年,全省入库纳统的建筑业企业共5316家,同比增长18.95%。中建三局、葛洲坝集团、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中铁大桥局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建筑业的浩瀚天空中,既要有龙头企业这样的“明月”,也要有中小企业这样的“繁星”。6月28日,省住建厅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重点企业培育的通知》,将原有的248家重点培育企业扩充至300家,从简化行政审批、优化政府服务、实施差异化监管、支持项目实施等4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帮扶措施。我省有112家企业升特级、甲级、一级资质,同比翻番。该厅还积极推进我省建筑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立企业库、项目库,并组织起草我省建筑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支持政策。
武汉市大力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成立了建筑企业服务专班,由城建局组织协调11家市直单位共同开展建筑企业帮扶活动,包联服务350家重点建筑企业。
襄阳市组织评选了襄阳建筑业二十强企业,有效激发了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发展活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楚天建设集团在武汉承接亿元以上项目2个,合同额8.4亿元。中建国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在北京、江苏、四川、贵州、内蒙、辽宁等地新签项目10个,合同额2.6亿元,均已开工。
宜昌市针对企业普遍关心的资质升级事宜,组建专班,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支持服务一批优强民营企业晋升高等级资质,上半年共有73家企业87项资质晋升,其中晋升总承包特级企业1家,总承包壹级企业12家、专业承包壹级企业8家,勘察设计甲级4家,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深入助企纾困
湖北鄂州花湖机场成功起航,新郑机场三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顺利验收;武汉华星光电厂房164天极速封顶,刷新“光电速度”;中部地区最大的儿童疾病诊治基地启动试运营;仙桃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基地竣工交付;湖北省武汉市首个大型新能源汽车电池工程——中航锂电三标主体厂房全面封顶;东湖科学城核心区项目一纵两横一环”骨干路网基本成形……
盘点上半年成绩单,中建三局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21%,主要指标圆满实现“双过半”目标,为稳增长、提品质贡献了力量。
龙头快速奔跑,离不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省住建厅印发《住建领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年培育建设工程“领头雁企业”11家,创新和推广7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金点子”措施,将小型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助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持续深化证照分离、评定分离、一事联办等改革,促进优质服务和公平监管,助推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具体目标。
襄阳市住建局开展了“三包一挂”专项整治,对全市338个项目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查处了4起违法分包和转包的违法行为,净化了建筑市场,进一步优化了建筑行业的营商环境。开展了建筑市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全市142个在建项目全部列入实名制考核,98714人在系统进行了打卡,有效地保障了项目管理人员的到岗率,同时有效地保障了农民工工资,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批新技术、新成果加速应用
华中首台住宅造楼机让高层建筑施工如履平地,机器人“目光如炬”,工程测量精度小于2毫米,在建工地运转情况一屏尽览……由武汉市硚口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投资,中建三局科创公司承建的硚口易家墩项目,现场观摩人员对造楼高科技点赞。
在武汉市汉南区的碧桂园·江城纪项目楼栋内,一台身材魁梧的机器人正挥舞铁臂忙碌。随着铁臂上的圆盘在混凝土内墙上缓缓移动、打磨,墙面变得光滑起来。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建筑业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不高,一直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世纪疫情,带来诸多不便,也为建筑业带来新的机遇,一批新技术、新成果纷纷应用。
全省上半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8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8.2%,已建成生产基地85个,在建基地17个。我省制订《湖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启动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一库一指南”编制完善工作;开展2022年度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成果技术评价,向住建部申报《湖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
宜昌市以装配建造为引领,推动绿色建造产业化,成功创建全国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2个基地入选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培育装配式建筑开发、设计、施工龙头企业14家,上半年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开工建筑面积的27%。荆州市政府出台通知,在土地出让、规划审批、预售许可、项目招投标、税收减免、奖励激励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扶持措施,全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