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10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推动研发的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近日在上大校园上岗供师生试用。这也是上海高校独立自主研发成功的第一台全程无接触、高度智能化的核酸采样机器人。
在上大宝山校区j楼,上海大学核酸采样机器人以一座方方正正的核酸采样亭形式坐镇报告厅大厅。它具有“全自动、非接触、大通量、高快速、云监控”等特色,将灵巧机械臂和小型自动化生产线有机融为一体,从拭子剥离、定位夹取、试管上位、试管扫码、口腔采样、样本剪切、试管下位,到采样末端部位消毒等,全流程实现了真正自动化。
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现有国内外发布的核酸采样机器人样机,为降低难度、简化实现,大多将接受采样者头部进行接触式固定,并往往会设计“咬口器”等,让接受采样者咬合,以方便机械臂在固定孔位操作。这不仅大大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不符合接受采样者的心理习惯。
为此,技术研发团队知难而上、攻坚瓶颈,决定采用“全程无接触”理念,顺应接受采样者的心理习惯,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他们创新性地采用拟人化机械臂倒挂形式,节约了底部作业空间;同时,灵巧机械臂和自动化生产线“完美配合”,实现了多节拍同步,提高了采样效率,最高采样效率可达22秒/次。
另外,可听可看、智能友好的音视频人机交互界面系统,也大大优化了接受采样者的体验感。在机器人核酸亭后台的“云端远程监控”,则随时掌控采样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包括单管、混管设置等,保障核酸采样机器人高效稳定运行。
在校长推动下,上海大学充分发挥机械、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机械工程”国家一流学科优势,组建起这支跨学科研究团队,“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迫切的问题去”。其中,上大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转化医学院的骨干教师成立了联合工作组,由学院书记陈方泉和院长于瀛洁担任组长,副院长苗中华任执行组长。
据了解,专家团队历经整整60天的日夜奋战,克服疫情封控带来的重重困难,连续攻克了视觉触觉融合感知、口腔三维建模、视觉定位校正、受限空间机械臂路径规划、多节拍同步伺服控制、视触觉闭环控制等十余项关键技术,体现了集体智慧、高效速度、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