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位已离职员工爆料及综合多方消息,普渡科技员工最多的时候大约有3000人,从今年初开始裁员,员工规模预计会收缩至500人左右。针对普渡科技的裁员比例、被裁人员的赔偿方案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张涛希望做进一步采访,但后者反馈目前“不方便采访”。
事实上,本报记者从多方消息人士采访获悉,自去年底今年初以来,包括普渡科技、擎朗智能、云迹科技等多家服务
机器人头部公司都有一定程度的业务收缩。
张涛在邮件中表示,“很早就深深地体会到,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凛冬”,从去年底就思考“如何过冬”的问题。与此同时,邮件中还提到资本市场处于“几十年一遇的低谷”,“股权融资笔数和金额呈断崖式下跌”等环境变化,而商用服务机器人“全行业都未实现盈利”“未达及格线”。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普渡科技裁员引发业界对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前景质疑之际,7月6日,另一家服务
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公开发声:“服务机器人正处在高速增长期,媒体曝出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个别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而不是行业问题。”
为什么多家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均出现裁员的景象?普渡科技“瘦身”是经营管理出了问题还是外部环境所致?商用服务机器人能否跑通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以及第三方专家。
资本依赖症裁员成上半年普遍现象
综合前述离职人士提供的信息以及媒体公开报道,普渡科技员工数量在2021年经历了快速扩张,最多时发展到3000人,但从今年开始持续裁员,到此次“瘦身”完成后,员工规模或压缩至500人。
张涛在邮件中表示,“今天资本市场的客观因素已经到了最恶劣的时候,公司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他指出,自去年底以来,全球资本市场急转直下,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地区冲突、连续多年新冠肺炎疫情、宏观经济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前的资本市场可能正处于几十年一遇的低谷。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今年国内的股权融资笔数和金额呈断崖式下跌。由此可见,裁员“瘦身”是普渡科技的一场无奈“自救”,因其裁员规模突出,从而引发了行业震动。
一位来自擎朗智能的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几乎都在裁员,擎朗智能也并不例外,从今年初到现在大致削减了800人以上,现有员工规模300人左右。”公开信息显示,擎朗科技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上海,旗下产品主要包括餐饮机器人、导引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
IDC《中国餐饮行业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报告2021》显示,擎朗智能在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以48.6%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位,普渡科技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25.9%,此外,穿山甲机器人、猎户星空的占比各为4.5%。
而成立于2014年、重点面向酒店送物机器人的云迹科技,在上半年也经历了裁员。一位已离职的云迹科技前员工向记者指出,“裁员并不是一下子裁的,而是从今年开始陆续进行了半年多(裁员),员工规模从原先的700人缩减至300人左右。”对于这一数字变化,记者向云迹科技方面进行求证,不过其负责人称不方便答复。
商用服务机器人,区别于面向家庭场景和C端消费者的服务机器人,一般是指toB领域的服务机器人,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餐饮等商业场景中,约在2016年前后萌芽,后在市场中试错及验证,尤其是2020年以来得益于“无接触”经济的发展,各种送餐机器人、送物机器人等在商场、酒店、场馆等流行起来。
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擎朗智能、普渡科技、云迹科技等几家头部企业均公布了新一轮融资进展。企查查数据显示,擎朗智能2021年1月获得饿了么的战略投资,后又在9月完成了2亿美元的D轮融资,软银愿景是领投方;普渡科技则分别于去年5月、9月完成了C轮、C+轮融资,金额累计近10亿元人民币,投资队伍中包括腾讯、美团、红杉中国等;云迹科技同样在2021年完成C轮、C+轮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张江科投、联想创投、腾讯投资、中信证券、海银资本等。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普渡科技等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裁员并不意外,在过去的一年里,资本总体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而服务机器人企业普遍依赖融资,当融资无法帮助企业“输血”之时,企业只能想办法“止血”,于是通过裁员来压缩成本就出现了。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也认为,商用服务机器人产业尽管前景被看好,但目前进入了一个“低迷周期”,相关企业不得不通过各种降本增效措施来渡过难关。
猎户星空“呛声”谁是“盈利第一家”
张涛在邮件中直言,在资本的加持下,商用机器人行业的公司估值水涨船高,出现了多家估值介于10亿~2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但是,商用机器人行业还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灵魂问题,那就是全行业几乎都未实现盈利。“靠经营主业赚钱,是商业的本质,因此从商业本质的角度来讲,截至目前整个商用机器人行业都还未达及格线。在资本行情好的时候,商用机器人还不赚钱这个问题是被掩盖了的”。
基于此,张涛及普渡科技的管理层将下半年的经营目标调整为“争做第一家实现盈利的商用机器人公司”。他还透露,“公司经营基本面持续向好,6月份销售回款创下今年新高。”
普渡科技的裁员风波,引发了一些“唱衰”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竞争对手的猎户星空抢先发声,该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提供了一份题为《猎户星空:服务机器人正处在高速发展期》的长信,同样采用管理层致信全体员工的形式。
尽管长信中没有直接提及普渡科技,但却列举了一些服务机器人行业中的“怪象”,比如利用资本的力量简单地扩张产品线、扩张销售队伍、打价格战、用激进的销售策略冲击账面销售额等。猎户星空管理层表示,在战略考量之后其采取了“极其保守”的商业策略,一是“和有些公司关键时刻靠代理商冲业绩不一样”,“国内市场不允许代理商压货,海外市场要求代理商报备落地情况,保持一个月左右的库存;二是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必须收全款再发货,这与其他企业采取的”预付款20%甚至10%就发货的机制“不同。”资金如果不用好,有可能成为‘资源陷阱’,盲目地扩大规模是不对的。
更为重要的是,猎户星空管理层还着重强调,该公司才是“第一个提出要盈利的服务机器人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里,猎户星空的国内渠道、国内直销、海外销售三个营销部门已实现了部门级盈利,公司整体亏损同比缩减了58%。
而在此之前,云迹科技高层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透露,该公司在2020年已实现了收支平衡、微盈利的状态,由此验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实现了闭环。
作为云迹科技投资方的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向记者指出,与送餐机器人、迎宾导引机器人所不同,云迹科技主要的客户是酒店,
应用场景存在差异。实际上,酒店是愿意付费解决送物问题的,而饭馆、商场对机器人的付费意愿却较弱。尽管受疫情影响,酒店旅游业受到冲击,但在疫情期间,云迹科技面向上海方舱医院等防疫一线提供了产品服务。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当前自动配送机器人普遍成本较高,相比人工其性价比优势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对于参与这一领域的企业来说,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在于做出性价比更高、成本更低、负载功能更大或更灵活的产品来。
不难看出,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前景持续被从业者所看好,而且在争夺“谁能第一个跑通盈利模式”的“比赛”中,各家企业已是摩拳擦掌,铆足全力,未来半年有望看到商用服务机器人盈利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