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位来自中日两国的重量级与会专家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对中国、日本乃至全球在汽车制造、新材料、医疗、电子通讯、ESG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享。汽车之家副总裁兼汽车之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游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发表题为“2022年中国智能汽车发展趋势洞察”的主旨演讲。
在不久前的2022年3月,汽车之家聚合内外部顶级行业专家研究力量,利用看、选、买、用全链路数据资源与多年行业观察和沉淀,正式成立了汽车之家研究院。研究院旨在打造汽车行业前瞻性研究智库,洞察汽车行业新趋势、洞悉用户新变化、洞见竞争新格局,以“专业、权威、深刻”为宗旨,为汽车行业赋能。
本次演讲,是基于不久前汽车之家研究院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的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共同重磅打造的报告。为帮助汽车企业及从业人员更好地把握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趋势,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对新兴汽车消费场景的付费意愿,汽车之家通过多维度和全方位的调研数据,对智能汽车发展趋势,主要品牌车型智能配置发展情况与用户的需求偏好进行了分析。
智能汽车潜力巨大,提升智能配置标配率是车企竞争机会点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普及,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将扩展成为日常生活的第三空间,用户对乘坐体验要求更高,智能汽车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25年,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破千亿、L2及以上智能汽车销量破千万辆,对应渗透率达49.3%。
智能座舱领域中,大部分配置项均为求大于供,体现出用户对其的热爱程度,愿意额外付出更多购车成本、选购更高配车型。其中,网联功能市场渗透率飞速攀升,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近60%;但人机交互的市场渗透率并不高,未来5G和车联网技术或将助其破“圈”。
智能驾驶领域中,报告指出,五年来智能驾驶配置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2.7%,初级驾驶级别的核心配置市场渗透率不断增长;全速自适应巡航的增长最为迅速;自动泊车入位步入平台期,渗透率增长迟缓。由2021年智能驾驶配置在售车系标配率和市场渗透率对比来看,L2级辅助驾驶相关的配置以及安全类配置尤为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卫星导航系统、360全景影像、并线辅助和自动泊车入位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
此外,市场渗透率方面,在中国新能源品牌快速发展的带动下,20~30w价位车型的智能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但50万以上高端及豪华品牌车型整体上在智能配置方面未体现出显著优势和竞争力;调研表明智能配置标配率的提升更有利于市场竞争,车企应加强相关布局,保持品牌优势。
中国品牌需寻求均衡发展,豪华品牌需强化本地化服务生态及安全场景汽车之家基于自创的智能汽车评价体系iV-RATING,对18款主流智能汽车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大维度的表现进行了测评。
整体来看,中国品牌车系的表现更为抢眼,智能座舱评分Top10中,中国品牌车系占据8席。但是,中国品牌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中均呈现发展不均衡的弊端,映射功能行业评分最低,新兴品牌和近年来新上市的智能汽车均不支持任何类型的手机映射功能。
豪华品牌本地化服务生态缺失,不少车系的生活和支付服务是“0”配备;安全驾驶相关场景亟待提升,其中停车安全场景、假人测试场景、制动稳定性场景均存在明显短板。
年轻、高知群体更具自动驾驶消费潜力,新兴智能配置同样吸引大龄青年用户需求偏好方面,在自动驾驶接受度方面,四成用户更愿意接受辅助驾驶,且年轻、高预算和高学历群体对高阶自动驾驶接受度更高;传统智能化汽车配置功能方面,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和全速自适应巡航是80后和90后最看重的两项配置,而00后对其热衷度并不高,新生代群体似乎并不买单;新兴智能配置方面,用户对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A柱/底盘透视影像系统以及AR实景地图导航配置的偏好度最高,年纪越大的用户对新兴汽车配置的偏好度越强。
全栈研发是未来趋势,车企应致力于打造独立自主的生态圈在智能汽车研发方面,虽然83.7%的预购用户表示考虑购买具备OTA升级的车型,但实际上OTA却是一把双刃剑,吸引用户到来的同时还在不断地伤害着用户体验。2021年因系统升级问题的投诉案例数量增长了354.9%,面对OTA升级掩盖车辆缺陷、承诺服务无法兑现、更新频率慢等问题,车企应尽快由供应商策略过渡至全栈自研道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提升OTA升级的频率、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最后,周游对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做出预判,随着更多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的加入,为智能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想,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对传统企业的挑战,未来不论是汽车产品、服务,亦或是增值业务,用户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只有能够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又能够不断实现创新和品牌个性发展的企业,才能引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