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透明的窄口玻璃瓶里,机械手正在为一颗长度不到2.5厘米的葡萄做手术。它轻轻地撕下一块葡萄表皮,然后将其准确无误地盖在了原来的位置,针头穿过不到1毫米厚的表皮,打结,接着下一针。在观众惊叹之余为其捏一把汗的同时,后面每一针的落下却没有一针令人失望,不深不浅,仿佛在向人们诠释丝丝入扣的真正内涵。
这则由
机器人为葡萄做手术的
视频在发布之后瞬间火遍全网,彻底刷新了人们过去对机器人迟钝、笨拙的认知,而技术的提升也让机器人深入更考验精准性、灵活性的医疗场景,为传统医疗向智慧医疗转变,医疗生态体系的全新构建添上一颗明珠。
相比于传统的医疗场景,医疗机器人的加入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对于医生来说,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及对精准性的持续把控很容易出现人为不可控的疲惫感和操作时的无意识震颤,手术机器人的使用帮助医生分担了体力、强度等消耗,对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机器人能够减小手术创口、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康复机器人的辅助使用又帮助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患者恢复信心,提升治疗效果。
而从宏观角度来看,医疗机器人的使用对于缓解人力资源紧缺,填补医护缺口有着重要意义。据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数据,中国共有全科医生20.9万名,每1万名居民仅拥有全科医生1.5名。医护资源问题严峻,医疗机器人在多个场景下比如杀菌消毒、物流运输、配药环节等均可代替人力,以让医护人员将更多精力放在治疗患者身上,缓解缺口压力。
疫情期间,从源头切断传染源与医护人员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的优势更推动了医疗机器人的推广使用。而无论是政策还是资本市场,医疗机器人都被寄予了极大期待。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医疗机器人研究方向资助项目。2021年8月,北京把“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年,医疗机器人赛道融资超过37起,单比融资过亿的超过8家,医疗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拉开序幕。
商业化落地难题待解
第一次将手术机器人推至顶峰的是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1998年,第一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靠着不断的技术进步与更新迭代,从最初
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逐步扩展到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心血管外科等各方面,成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直到近乎完全垄断了整个腔镜手术机器人国际市场。
一路高歌猛进将手术机器人推向了尊贵的宝座,但珠玉在前,也让后来者望而生畏,尤其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比国外晚几年的研发让国内企业在市场占有上失了先机。在国内尚未有成熟的本土机器人时,很多医院已引入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而手术机器人作为复杂的医疗器械,医生的学习曲线较长,当适应一种机器人后替换另一种的意愿是很低的,这对国内机器人企业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由于起步较晚,企业的商业化落地还处在初期阶段。根据招股书数据,即使是一些头部企业,许多产品距离上市仍需要时间,目前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但另一方面,在我国庞大的医疗生态体系中,全国35394家医院中引进医疗机器人的医院不超过100家。这意味着国内机器人企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应用于临床医疗的机器人数量较少,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反而是一次机会。国外机器人产业发展较早,但机器人研发的复杂性使效率和效果方面并未触达天花板,很多任务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性能也不能完全有保障,为国内企业未来攻克难题留下了施展的空间。比如我国上海交通大学在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开发上已领先全球,有望在这一新兴细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此外,达芬奇机器人在国内的售价2000万元,使用十次就要更换的“机械臂”高达两万元,实现研发突破、压下昂贵的价格一方面有利于抢占市场,另一方面也能减轻买方资金压力,让机器人进入更多医院。天智航之前表示,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终端销售价格为千万左右,且机械臂在生命周期里正常使用不需要更换。
良性的周期运转和优质的产出离不开协同发展的产学研生态体系。美国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很大程度与政府主导的非盈利性孵化器有关。中小企业实力薄弱,如果从团队组建、企业管理到成果转化全部自主完成,过程中将流失不少优秀的创新企业。我国目前主要以高校或科研院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模式为主,尽管离“医工商”紧密连接的生态还有一段距离,但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医工交叉合作交流。
总的来说,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面临不少压力,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医疗机器人技术正在从跟跑、并跑,逐步转变为领跑的状态,未来医疗机器人商业化、市场化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一场新的医疗技术变革即将发生。
结语
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医疗服务,不管到了哪个阶段,以人为本的方针不改变,以临床需求为驱动的研发思路不改变,企业方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