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机电工程学校见到了包鸿铭。3年中职学习让他“脱胎换骨”——2021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机器人技术
应用团体二等奖;长期学业、专业成绩居全年级第一;写下12万字备赛训练日志,成为学校机器人国赛助教;5月4日,作为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代表,他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光荣榜。
■ 在中职学校找准“航向”再出发
包鸿铭读初中时是学校乐团小号首席,参加各种表演获得许多奖项,还曾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参加演出。
拿到艺术特长生资格的包鸿铭在中考冲刺时放飞自我,短暂迷失学习方向。中考之后,他很快在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从小喜欢机械、喜欢动手实践的他选择了该校机电专业。
包鸿铭进校没有选择“3+2”直升高职这条相对轻松的升学之路,而是选择难度更大的技能高考之路。“在这里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包鸿铭一进校就把目光瞄准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国赛中获奖就可以直接获得技能高考技能测评满分490分。这样既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又可增加高考升本的竞争实力。”他说。
这条路并不好走。“包鸿铭目标明确,有规划,执行力强,韧劲十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咬牙坚持。”班主任杨磊告诉记者,学校从高一开始选拔竞赛学生。从机器人小组最初的90人,经过一路淘汰,最终只有2人能走上国赛赛场,包鸿铭是其中一人。
■ 一年半写下12万字备赛训练日志
目前,包鸿铭正在紧张备战将于6月份举行的2022年技能高考文化课考试。同时,他还担任着学校机电专业部机器人竞赛队助教。
包鸿铭是个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人。备赛期间,他每天坚持写几百字总结。一年半时间里,他总共写了12万字备赛训练日志。参加国赛回汉后,他写了4000多字参赛总结,并将这些经验和教训用在了备赛指导上。
“这是难得的国赛实战指导材料。”杨磊说,“学校很感谢包鸿铭的无私分享。以后的学校机器人国赛军功章上有他的一半。”
“我想把备战和参赛的经验传递给学弟学妹,希望他们能比我走得更远。”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文化课学习时间,指导学弟学妹,在包鸿铭看来不是负担而是责任。
■ 玩无人机吹小号还热心公益
“包鸿铭多才多艺,而且热心公益,在学校很受师生们欢迎。”杨磊说。
包鸿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玩无人机,这个兴趣一直坚持到现在。他从读初中开始学吹小号,坚持了3年,也有了一定的水准。现在,他偶尔拿出小号吹一吹,很有“文艺范”。
据介绍,包鸿铭是武汉机电工程学校“蝙蝠侠”志愿者服务队骨干成员之一。他经常和其他志愿者、老师们为周边社区居民维修家电。居民们看到修好的电器后满意的笑脸和一声声“感谢”,让他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坚持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热爱而努力是很值得的事情。”越来越有自信的包鸿铭面对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