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杨浦区实事项目涉及18个相关单位和12个街道,共计11类47项,涵盖了为老服务、市政交通、市容环境、旧房维护、便民服务、文化服务、健康服务、平安建设、环境保护、技能培训、创业就业等民生问题,本着以人民为中心,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指导思想,精心组织实施,积极破难创新。截至目前,47个项目均完成年初既定的任务目标。
居民如何就近获取便捷的康复服务?怎样在“家门口”学习文化知识?2021年,杨浦将健康与文化送到社区,让更多人受益。
康复服务,来到居民身边
2021年起,上海开展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实现更多居民康复下沉社区。目前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随着社区医院与医联体医院的合作不断深化,未来将有更多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在“家门口”进行康复治疗。
记者在这些康复中心看到,以往只有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才有的康复
机器人走进社区。有了这些康复“神器”,因病或事故导致肢体功能受影响的居民就可以在家门口得到智能化、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加强残疾预防,提高生活品质。
在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康复诊室、运动治疗区、物理因子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室等。环境温馨,各类康复设备配置齐全,仿佛进入一家高级健身房。
几台智能康复设备引人注目。“智能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疾病患者增加肌肉力量、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从而改善运动功能。此外还有生物反馈康复仪、平衡评估与训练系统、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上下肢主被动运动评估训练仪、眼动认知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天轨移位系统等。在这些设备的帮助下,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患者可以根据康复计划,自主进行康复训练,大大提高了康复治疗效率,改善了康复体验。特别是游戏式的交互设计,更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
作为起步较早的康复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齐全, 人手相对能满足市民就诊需求。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5年起,中心就逐步开展“中心、站点、家庭” 三站式的社区康复服务,在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引进与培养、资金支持、场地和设备支持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康复学科的建设,推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全面发展。2021年5月,“中心、站点、家庭”三站式康复服务模式入选2021年上海市20项社区卫生特色服务项目。
在信息化方面,中心构建自助化预约排队、叫号系统,将智能康复设备与院内的信息系统连接,通过数据大屏浏览历史治疗情况、实时岗位人数、预约排队人数、治疗项目开展率和智能设备使用情况等,提升数据共享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医护人员减少事务性工作量,腾出更多时间服务患者。
据了解,自创建以来,殷行、控江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场地建设、人员设置以及设备配置等三个方面开展标准化建设,为周边患者提供就地、就近、便利的全面康复服务。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建立形成医联体。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医院建立紧密合作的康复医联体。三级医院及康复专科医院定期选派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到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指导,社区中心治疗师分批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神奇书柜”,让阅读更加便捷
快节奏的生活中,捧起一本喜欢的书慢慢赏阅似乎很“奢侈”。杨浦区图书馆积极探索“图书馆+互联网+信用”新模式,在全市公共图书馆中率先打造新型借阅服务—“书界O2O图书网借平台”。平台携手支付宝芝麻信用,通过第三方物流系统,融合线上线下,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为读者提供公益、便捷、多元化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在上海市公共图书馆行业形成了示范引领效应。
“书界O2O图书网借平台”线下电子借书柜,免押金、免办证、免费借书,就在杨浦的大街小巷,让借书不用再去图书馆,还能实现24小时借还书。读者打开手机支付宝,芝麻信用分不低于550分,即可生成电子自助借书证。随后只需在柜子中间的电子屏上操作,就可以轻松实现图书借阅、归还,还能预约自提或邮寄服务。
在旭辉广场的电子借书柜旁,一名年轻人说,“我在附近上班,提前在‘杨浦书界’手机APP上预约了要借的图书,选择把书送到这里自提,得到通知后,我就能趁午休时间过来拿了。”
记者从四平路街道了解到,旭辉广场智能借书柜多次出现书被借光,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补货”的情况。据统计,2021年1月至9月,旭辉广场智能借书柜累计借还图书近3万本,在全区所有智能借书柜中排名第一,可见周边读者对于这种借阅方式的喜爱。
图书网接平台打破了传统到馆借阅的单一模式,实现了图书借阅的实时性、便利性、互动性和可靠性,使图书资源和阅读需求高度融合匹配,有效破解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截至2021年10月底,杨浦区自助借阅服务点达已达51个,累计提供自助服务点网借服务人数6.31万人次,图书借阅14.09万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