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汹涌而来,各类信息化、精确化、数据化技术突飞猛进,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军民智能融合发展,坚持走军民智能融合发展战略,把智能化平台作为预先设计战场的推手,把作战机器人作为战场新生力量,把人机结合对抗作为克敌制胜的关键,开启作战机器人自主打击系统的竞争,敲响了无人化战场之门。
当前,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军民融合潮流和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由此拉开新一轮军事智能革命竞赛的序幕。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谁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就可能主宰这个世界”。目前,普京已签署《关于发展俄罗斯人工智能》命令,批准《俄罗斯2030年前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提出俄发展人工智能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及实施机制,旨在加快推进俄人工智能发展与军事应用,谋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军民智能融合为作战机器人发展推波助澜
智能强国与智能强军并不矛盾,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两大战略使命,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是实践经验总结、现实未来需求和战争武器发展的有机契合。恩格斯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古往今来,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着军事和战争发展走向,也是大数据时代推动融合发展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且最先进的技术往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21世纪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全方位向军事领域渗透,不断叠加催生新的军事思想、作战概念,对军队战略筹划和战略指导、体系架构和力量运用等带来巨大冲击,成为改变战争指导、作战规则的关键技术。从世界军事变革趋势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世界主要国家谋求先发制人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擎驱动作用,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促进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抓住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点,找准了突破口,不断拓展军民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军民智能融合成为重中之重,着力打破“民参军”“军转民”存在的体制机制壁垒,不断凝聚智能创新要素、集聚智能创新资源、催生智能创新技术,搭建制式统一、军地兼容、横向联系、纵向贯通的军地资源共享智能平台和研发架构。目前,美国防部发布一份初步招标书,旨在为4座军事基地装配大型5G移动宽带技术,在云迁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2019财年,美国防部的“第四极”机构——为国防部提供服务的27个机构,将244个系统转移到了企业级的云环境中。因为,美国防部有500多个不同的云系统,战争云要求将企业和与之相配的云相结合,所以美国防部把对网络和数据中心的整合作为政府各部门利用商业能力并实现现代化的大趋势的一部分,评估了大约800个“第四极”系统,以找到数据中心整合和云迁移的机会。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坚持走开展跨学科与跨领域协作创新,社会智能化与军事智能化发展对接并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技术突破和攻关,打破制约军事智能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各个作战要素方面的智能化应用技术研究,尤其是智能化指挥决策、智能化武器平台、智能化战场感知、智能化对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探讨人机结合共同实施的智能化战争,创新发展智能化训练理念和智能化战争战斗力生成新模式。
作战机器人班是自主打击试金石
未来智能化战争的体制编制将按战术层次和不同军兵种,组建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小型智能化人机结合部队,能够依据敌情、战场环境等态势变化,既能实现人机协同作战,也可实现自主攻击行动。智能化新型作战力量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产物,是战斗力形成的关键要素,是夺取未来无人化作战空间主动权的“杀手锏”,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倍增器。
班是作战体系形成的最小单位,也是形成排连营作战力量的细胞。目前,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竞相研制单兵机器人,正紧锣密鼓组建能独立自主完成战场作战任务的机器人班,相继展开机器人班训练、作战理论研究与实践。俄军已将部分新研制的战斗机器人送至中东地区以接受实战检验。有媒体报道称,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上首次以建制形式投入机器人部队,并在世界首次作战中一战成名,20分钟阵地攻坚战中就一举攻下如今俄军士兵难以攻下的高地,取得零伤亡毙敌77人战绩。
2019年,俄罗斯对已经开发名为“木船”的机器人系统进行测试,以便统一指挥数种军用机器人。俄军方和机器人研发机构还对新研制的战斗机器人进行了协同配合演练,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此在实践中总结训练方法。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准备组建的战斗机器人部队是全新意义上的兵种,这些机器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动控制,很少需要人工干预,基本能独立完成战场作战任务。俄军工单位将从2020年开始研制分别由中型和重型机器人组成的“战友”“突击”
机器人系统,现正着手改进部分机器人,以使它们在城市和沿海环境下更好地执行任务。俄“天王星-9”作战机器人将很快装备俄军,已完成首批产品的生产。这款重达12吨的机器人配备了反坦克导弹、火箭筒、30毫米2A72速射炮和7.62毫米自动机枪。届时,“终结者”军队真的来了。
作战机器人自主打击让军事家欣喜
科幻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军事武器装备研发结下不解之缘,有些科幻电影中的武器、故事情节正在走进现实,始终引领军事科技的发展方向。如美国科幻电影《终结者》,作战机器人现今已走入军事训练领域殿堂。
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必然催生作战机器人。作战机器人就是战场杀人机器,如目前实战部署的人为控制操作的无人机,就是具有自己侦察判断、自主攻击的自杀式无人机。2019年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一处“世界最大石油加工设施”和油田遭袭击后,也门胡塞武装宣布“对此事负责”,并宣称其使用了10架无人机对上述设施进行了攻击。2020年1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马尼在美国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凌晨发起的一场无人机突袭中被“定点清除”。英国一个非政府组织2020年1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英美等国越来越多使用无人机“定点清除”敌方人物,且以军事机密为由拒绝公开详情,从而绕开正常法律程序,这一趋势令人担忧。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0年4月21日报道,俄“标识器”作战机器人的研发和测试工作将于2021年完成。按照规划,“标识器”作战机器人上可以同时安装2套武器系统,包括各种搭配的轻武器(机枪)、榴弹发射器、自动榴弹发射器以及无人机等装备。作战中,操作手只需要发布目标指示,而机器人就会根据地形类型自行决定如何选择机动路线、如何抵近目标、如何越过障碍,现场选定并使用最合适的武器,抓住有利战机,对目标实现独立自主攻击。此外,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可以做到默契协同作战,能更快、更准确选择协同攻击方式,大大提高人机协同作战的能力。
作战机器人自主打击让国际社会忧虑
为了使科幻电影中机器人向人类开战的场景不要变成现实,所以人类还是要尽早出台控制机器人行动法则,给其戴上紧箍咒,避免给人类带来灾难。
毋容置疑,随着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上速度加快、对大数据处理速度不断得到实践检验,并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使军事指挥员正在把越来越多的指挥权、决策权交给人工智能新算法,实现由人工向智能决策指挥转变。当机器人智能大脑向人类智慧大脑逐渐演进,必将日益突破人们的军事想象力边界,有朝一日智能大脑必将替代人类脑力具有超过人类智慧的能力并不是天方夜谭。如果现在不采取任何限制性措施任其自由发展,届时人工智能将有可能摆脱人的思维控制而主宰战场并不是耸人听闻。所以,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威胁论”也不是没有道理。有军事专家甚至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全世界都会拥有自主型杀手机器人。届时,人工智能比核战争对人类构成了更大的危险,机器人已经能够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选择和打击目标,将有可能把人类置于灾难边缘。此外,即将在全球展开的新一轮智能技术竞赛,必将促进机器人深度学习、深度思维、深度思考、深度判断,加速推进作战机器人摆脱人类完全不参与作战决策就能识别敌我并能判断是否发动攻击,使“终结者”时代到来。
事实上,作战智能机器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模拟人的思维过程,代替人去完成作战任务。也就是说,人类与智能机器人的关系,既不是纯粹的利用关系,也不是使用的机器或软件,既不是对人的取代,也不是人类的主人,而是一种和谐共生、合而为一的伙伴关系。要想达到人类与机器人和谐朝夕相处,国际社会应尽快出台有关智能技术研发、运用的法律法规,限制智能机器人将来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风险,防止机器人被滥用、被黑客控制,可能引发人道主义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