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成熟,医疗机器人已经逐渐融入外科手术中,其在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12月15日,首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发布了1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其中,就包括成都博恩思医学研发的微创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到底可以达到什么程度?距离真正的普及还有多远?在会议间隙,记者采访了博恩思副总经理伍刚。
portant;" height="449" alt="">
看应用
亚毫米操作精度,手术更加智能化
作为一款微创机器人,毫无疑问,大家最为关注的还是精度问题,因为精度代表着机器人在手术方面的应用范围。
“目前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亚毫米级。”伍刚谈到最新的研发进展,所谓亚毫米,就是手术机器人系统定位误差精度达到1毫米以内。
达到这样的精度,使得微创手术机器人和传统微创手术相比,更加精准,同时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伍刚以多孔腹腔镜手术举例,传统微创手术后,会留下小孔,小孔的直径多为8毫米-10毫米,但现在,通过使用微创手术机器人,直径可以缩小到3毫米到5毫米之间。“另外,精度的提高,也意味着机器人在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等领域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但精准并非这款机器人带来唯一的便利。
“除了高精度,还有智能化。”伍刚表示,微创手术机器人是一体化治疗方案的交互平台,提供诊断、手术与分析的全功能载体,它能为未来手术智能化带来更多可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微创手术机器人会更加智能,最终达到自动化手术的目的。”
那么,机器人是否会代替医生吗?面对记者的问题,伍刚表示,虽然,机器人在安全性与准确性方面的优势,给医疗带来更多的便利,但在病理机制的探索、创造性的研究,机器人还不能代替医生。
看产业
如何普及?加速国产化降低成本
医疗机器人这一次词汇早已被公众所熟知,但它的普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为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价格高昂。
首先是采购成本高。“进口的医疗机器人的价格大概在2500万元左右。”一位医疗从业人员透露。其次,耗材成本也不低,据西南证券的测算,平均每例机器人手术增加额外的成本约4.4万元。
高昂的采购成本和耗材成本,使得机器人手术的价格成为患者接受机器人手术的门槛。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2021年2月,工信部发布《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推进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智能手术机器人国产化后,至少会降低一半以上的成本。”伍刚表示,同时,这样的产品会比进口产品更符合我们的医用需求。
此外,患者的使用成本也在降低。今年4月,上海医保局将“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即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纳入本市基本医保支付范围。8月,北京市医疗保障局也宣布将手术机器人及其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这些政策将进一步打开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的新局面。”伍刚表示,目前,随着政策的利好,国内多家医疗器械企业竞相研发手术机器人,这对医疗机器人普惠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未来医疗机器人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同时也会探索更多的服务模式。”
而对于此次参加科创会,博恩思的目的也十分清晰,我们希望跟更多的企业交流,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希望通过这些交流,让医疗机器人覆盖人群加速扩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