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目前能实现软体机器人工业量产的企业只有两家,SRT便是其中一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软体机器人技术产学研企业,推出的国内首款应用于工业柔性抓取的软体夹爪,填补了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行业空白
“我们希望能解决工业化柔性生产难题。”高少龙说。在工业化生产中,传统的机器人只解决了3%-4%规则性、刚性物品的自动化搬运问题,而剩下约96%异形、易损的柔性产品,如果蔬、食品、手机屏等,仍需人工操作,源自软体动物仿生的软体机器人为解决这一行业难题带来可能。
2016年3月,SRT应运而生。由于技术团队主要来自国内首个软体机器人实验室——北航软体机器人实验室,他们具备了将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先天优势,但产品研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材料配比、结构设计、工艺制造,这三项技术的耦合成为软体机器人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高少龙解释:“简单来说,研发一款软体机器人,需要控制气体的气流和气压,靠气体依存的内腔结构来模仿出肌肉运动,同时调整材料和制造方法来实现产品的柔软度和灵活度。”但工业应用场景与实验室最大的不同在于,需要考虑产品寿命。实验室研发的软体机器人使用寿命约为800次,而工业生产的要求至少要达到300万次的量级,要解决寿命问题,就涉及调试摸索弹性体材料、复杂弹性体一体成型技术和柔性体控制技术等一系列复杂技术。
2017年,SRT迎来发展过程中的首个重大挑战。那时,一家从事电子产品代生产的世界500强企业找到SRT,希望能通过技术手段,避免iPhone 10自动化生产线上出现手机边框划痕的问题。但当时SRT仅有十几个人,所研发的软体机器人产品寿命只有1万次。他们在心里掂量着:大量的研发投入一定能产出结果吗?研发周期能跟上客户的需求吗?
“我们还是决定迎难而上!”高少龙说。SRT研发团队紧锣密鼓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每天针对产品进行的寿命测试甚至达到2万次,他们在实验室添置了一个记录仪,可以“白+黑”24小时不间断测试。每天早上一进公司,研发人员都提心吊胆的,最怕听到记录仪发出“噗噗”的漏气声,那代表实验失败了。随着测试周期越来越长,他们的担忧也与日俱增,有段时间,他们的研发压力一度大到“下班不想走、上班不敢去”。终于,经历过很多次实验之后,研发人员试出一个相对正确的技术组合方向,4个月后,SRT研发的软体机器人产品寿命突破百万量级,公司与富士康顺利达成合作。
沿着当时的技术路径,SRT一直走到今天。高少龙说:“我们相当于踩着全球6000篇顶尖学术论文闯出一条路,材料、结构、工艺这三项技术的耦合,曾经是我们研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现在也成了我们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2021年,SRT迁入北京经开区,公司也进入快速成长期。公司全面上市四大新产品系列,接连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斩获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一等奖。
目前,SRT正与哗啦啦合作,以软体机器人技术升级预制菜的中央厨房全流程自动化设备。原本,果蔬、面点等食物因形状不规则、易损等原因,需要人工参与,而SRT研发的柔性末端执行器,具有柔软的“手指”,能在接触物品时自适应地包覆住目标物体,不需要根据物品精确的尺寸、形状、材质等预先调整设置,开拓了预制菜全自动化产线,有效避免食品安全隐患。据介绍,该智能化中央厨房建成后,预计可达到日产10万份餐食的产能。
“我们的团队已经从十几人发展到近300人,对场地、融资、合作项目等都有了新的需求。”高少龙说。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作为北京经开区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不仅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众多高精尖企业,还有以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中心。为企业整合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北京经开区涌现出一批“黑灯工厂”“智能制造原型母工厂”,随着工业自动化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软体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多。高少龙说:“从帮助公司选址到推动企业对接,再到促成投融资意向,北京经开区给SRT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我们也会继续深耕软体机器人领域,推动工业柔性自动化生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