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搞了一个机床机器人上下料项目,用了一台德国KUKA机器人,正好把KUKA工程师也请过来给我们培训一下,闲暇之余就聊了聊机器人价格,其中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机器人配件贵,比如单独买一台KUKA官方的伺服电机,相当于一台合资小轿车的价格,二是看人给价,国内买一台210负载的KUKA机器人大概要20万,而德国大众只要9.8万(人民币), 机器人 厂家给不同的客户 提供不同的报价 也很正常,但价格差 这 么 多 的还是 吓我一跳。
大众选择KUKA不是偶然,大众汽车和KUKA机器人都是德国的,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所以两家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密感,很自然的选择了在一起。
除了德国大众和德国KUKA,类似的还有日本和韩国。之前给日本本田摩托车发动机做过一个机器人单元,人家指定用FANUC机器人。韩国也不例外,看看韩国出口到中国的生产线,选用的设备或零部件基本上都是韩国品牌。
从这些现象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倾向选用自己国家的品牌,他们都是抱团赚钱的,你在德国的设备上很少见到日本的品牌,你在日本的设备上也很少见到德国的品牌,这一块国内做的就很差,你看看国产的设备,里面核心零部件95%是日本和德国的品牌,比如西门子、欧姆龙、基恩士、三菱、SMC、THK、新宝等,国产零部件寥寥无几。
国产设备为什么不用国产零部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令我痛心疾首的是国内企业会指明不要国产零部件,这几年也投过很多机器人生产线的标书,对于核心零部件,招标书里明确指定国外品牌,就比如机器人本体,所有的招标书对机器人本体的要求都是国外品牌,或者技术参数就是按国外品牌写的,国产机器人根本就满足不了,很自然的就把国产机器人给排除了,很多人可能觉得我说的有点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你去参观一下国内的汽车生产线,没有一台国产机器人,就连恒大汽车天津工厂(已停工)选用的都是德国KUKA。
要想改变国产机器人面临的艰难现状,我觉得有两个关键点需要解决,首先,国产机器人要把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上去,最起码达到国外品牌机器人水平的70%。其次,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国产机器人,比如说要求不高的项目,应该优先选用国产机器人,最起码给国产机器人一个展示的机会,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去了解国产机器人,国产机器人厂家也能通过实际应用逐步去优化升级机器人。
科技无国界,但企业有国界,支持国产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