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机械手  码垛机器人  库卡 

开盘即破发,微创机器人能否撑起近400亿港元的市值?

   日期:2021-11-03     来源:新浪微博     评论:0    
标签:
港交所又迎来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11月2日,微创机器人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3.2港元,上市首日遭遇破发,开盘价为39.8港元,低开7.87%。
 
截至发稿前,微创机器人的跌幅达4.86%,市值为389.04亿港元。
 
微创机器人专注于研发、设计及销售手术机器人,是微创医疗集团拆分上市的子公司之一,目前公司旗下三款旗舰产品均已被纳入国家药监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成立以来,微创医疗机器人吸引了高瓴资本、远翼投资等多家知名机构站台,并于IPO前完成30亿元战略融资。
 
去年,国内手术机器人“第一股”天智航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市值高达近360亿,但截至11月1日收盘,天智航市值仅为85.69亿元,大幅“缩水”近三倍。
 
同处手术机器人赛道的微创医疗机器人,能否撑得起近400亿的市值、是否会产生一二级市场倒挂的风险,同样是一个未知数。
 
手术机器人市场静待爆发
 
与人工操作相比,手术机器人在手术的重建和缝合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可以协助外科医生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近几年来市场发展迅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将由2020年的4亿美元增至2026年的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4.3%。而预期全球市场将由2020年的83亿美元扩大至2026年的3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2%。
 
国内的手术机器人赛道静待爆发。以美国为例,目前2020年机器人腔镜手术每年90万例,渗透率达到13.3%,欧洲市场大概为美国的一半。而在中国,每年进行的手术2020年为4.7万例,渗透率仅为0.5%。
 
经过六年的不断发展,微创医疗机器人的产品覆盖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五大主要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微创医疗机器人是全球行业中唯一一家拥有覆盖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长的手术专科产品组合的公司。
 
去年,微创医疗机器人宣布完成30亿元战略融资,投后估值225亿元,成为医疗机器人领域名副其实的“独角兽”,被市场寄予厚望。投资者阵营豪华,包括高瓴创投、CPE源峰、远翼投资、易方达资产管理、科创投集团、国新科创基金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行业大热的情况下,手术机器人的商业化之路依然普遍艰难,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天智航就提供了先例。
 
2020年,骨科机器人企业“天智航”登陆科创板,专注于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作为国内“手术机器人第一股”,极大地刺激了我国骨科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上市首日,天智航股价较发行价上涨614.29%,市值达到近360亿元。
 
即便资本热捧,但天智航依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局面,这也是当前国产机器人面临的普遍问题。天智航公布的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8%;此外,公司的亏损也在持续扩大。但截至11月1日收盘,天智航市值仅为85.69亿元,“缩水”近三倍。
 
处于同赛道的微创医疗机器人,如何在上市后早日跑通商业化,实现营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核心产品对标达芬奇
 
在手术机器人赛道,曾诞生过达芬奇这样的“垄断型”选手,公司在美股上市十年来上涨近6倍,其成功之路也引得各路玩家纷纷复制。
 
达芬奇机器人由美国Intuitive Surgical(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简称“美国直观”)研发生产,被业界认为是目前最获商业成功的手术机器人。
 
目前,微创机器人旗下三款旗舰产品即图迈、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以及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均已被纳入国家药监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除图迈外,中国仅有两款腔镜手术机器人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图迈为首款由中国企业开发并已完成注册临床试验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
 
据悉,微创医疗机器人的核心产品图迈直接对标达芬奇,图迈已经代表了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最高水平,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腔镜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微创医疗机器人曾“挖走”了达芬奇的高管,其首席商务官刘雨就是原达芬奇机器人大中华区销售负责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美国品牌Intuitive Surgical是医疗机器人行业的龙头,其主打产品达芬奇几乎垄断了国内的窥镜类手术机器人,在对外竞争层面,行业龙头达芬奇早在2000年就走向了商业化,而微创医疗机器人的图迈图腔镜机器人上市最快要等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
 
对标达芬奇,微创机器人的把握有多少?目前来看,图迈仅能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早已经将应用范围拓展至妇科、胸科、以及普外科等方面。对于微创医疗机器人而言,想成为中国版的“达芬奇”,依然前路漫漫。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尽管中国市场对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需求强劲,但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达芬奇Xi及达芬奇Si手术系统是仅有的由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的腔镜手术机器人且在中国所有三级甲等医院中使用的比例不足10%,原因在于其售价昂贵。
 
引进一套达芬奇的手术操作平台动辄逾千万元,单次手术耗材一套则达到2至4万元。这也给国产手术机器人提供了新的思路,达芬奇机器人的定价偏向高端产品价位,而微创机器人偏向中端,在未来有望以更高的性价比进行国产代替。
 
研发高零收入,能否延续“微创系”神话?
 
资料显示,手术机器人需要不断地进行研发投入,所以微创医疗机器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攀升。
 
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的研发成本分别为人民币0.619亿元、1.354亿元以及0.901亿元,分别占经营开支总额的85.3%、82.1%、75.5%。预计公司的研发成本还将随着未来在研产品的研发活动增加而增加。
 
而在招股书中,微创医疗机器人也提到,公司历史上未获得收入,并且亏损在持续扩大。未来,微创机器人的创收能力和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功开发、获证及商业化在研产品的能力。
 
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在2019年、2020年的亏损为6980万、2.09亿元,今年首季度亏损约1.148亿元。虽然公司的核心产品图迈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但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一季度才可以获批上市,摆脱亏损困境依然任重道远。
 
作为微创医疗拆分上市的“第三子”,微创机器人被市场予以厚望。背靠微创医疗集团旗下骨科、心脑血管等领域的口碑和渠道优势,微创医疗机器人得以更迅速的切入行业。
 
据悉,这并不是微创医疗首次采用拆分上市打法。近两年来,趁着IPO热潮,微创医疗加快拆分上市募资,于2019年和2021年分别拆分心脉医疗、心通医疗,两者都分别在上交所科创板、港交所主板上市,微创医疗机器人是第三家。
 
2019年7月,心脉医疗在上海科创板登录,业绩保持着高增长,如今市值已超过160亿元。IPO首日遭遇破发的微创机器人,能延续“微创系”的神话吗?
 
 
声明:凡开云电子链接 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开云客户(www.www.wykobounce.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39553798-8007
更多>相关开云电子链接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开云电子链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