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irobot开云电竞官网下载app机器人ABB机器人产业联盟发那科机械手码垛机器人库卡

人机交互对人工智能至关重要 人类可能会成为瓶颈

日期:2021-10-19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angela 评论:0

  继7月4日首次出舱检验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后,8月20日,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在机械臂的辅助下成功实现太空出舱和相关工作。这两次出舱作业,使得被称为“中国擎天巨臂”的空间站机械臂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它是目前我国智能程度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中国航天科技(8.910, 0.00, 0.00%)集团研究员胡成威表示,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的支持下完成出舱任务,这一过程比较好地诠释了空间领域人机交互的全流程。
  事实上,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多次提到了“人机交互”。例如:为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提出研发部署“要以算法为核心,以数据和硬件为基础,以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运动执行、人机交互能力为重点,形成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技术体系”。为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提出要“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并提出在探索智慧医院建设时,要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 机器人(10.480, 0.00, 0.00%)等。
  未来的人机交互会是什么样?主要挑战又可能会是什么?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认为,今后的人机共存、共生或者共融,可能随着人工智能而进一步发展,所以在今后的人机共生或交互的过程中,人类可能会成为双方之间的瓶颈,而不是机器。“随着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今后人的反应速度、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都没有办法和机器人相比,人倒成了人机交互的一个瓶颈。”他以增强现实为例解释道,增强现实就是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或者更好地与今后的 智能机器人进行交互,增强现实可能是今后终极的人机交互界面或者人机交互手段,这是今后重要的发展趋势。
  机器与人真正协同共融的基础是对人的理解。清华大学教授史元春指出,将人的行为意图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的数据,这背后需要算法的支撑,但目前来看仍旧较为困难,因为“人类对自己的理解仍是最少的”。在她看来,人机共融中对人的行为意图的理解和建模,可能比机器完成任务本身更加困难。
  现实中,人们对人机交互寄予厚望。专注于脑机接口方向的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周宗潭认为,脑机接口本身是一个典型的人机共融方向。“人机共融一定程度上就是脑和机的共融,脑机接口是实现人机共融的方式。”他表示,脑机接口发展多年,现在已经跨入了非切入的脑机接口,响应时间不能超过1秒钟,大家觉得1秒钟好像不算快,但对脑机接口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据了解,有了医疗手术机器人,医生就可以通过操作机器的方式进行手术。与美国 电影《阿凡达》类似,能够把机器人的视觉传递到后面,人在后面可以操纵前面机器人的行为和动作。胡成威表示,要真正实现人机共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我国的规划,2030年才能够实现地面机器人自主智能的控制,而空间技术还要滞后几年。
  人机共融发展可能面临的瓶颈是什么?未来十年人机共融是以人为主还是以机器为主呢?周宗潭表示,人工智能现在发展得很快,但客观来讲,人工智能和人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合作的可能性。“现在的人工智能虽然可以解决很复杂的问题,甚至能力比人强很多,但总体上不能真正理解问题,这可能涉及到复杂的计算。”他解释说,现在的人工智能、人机共融能够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但却不能真正理解问题,如果不能理解问题,显然不可能从更高层面上解决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机器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强,但通常只能做单一的工作,如AlphaGo精通下棋,却无法理解人类的感情。在通用性和专用性方面,人和机器各有各的特点。
  展望未来,胡成威希望在空间领域真正实现人机共融,他说:“人和机之间是辅助、协同、替代、扩展的关系,目前辅助和协同已经实现,希望朝着扩展和替代方向进一步发展。”
声明:凡开云电子链接 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开云客户(www.www.wykobounce.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39553798-8007
更多> 相关开云电子链接
0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开云电子链接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