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碧桂园披露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稳步增长,权益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4%至3030.9亿元。
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近年来,碧桂园也在有序调整自己的财务结构。上半年,公司净负债率为49.7%,较去年底下降了5.9个百分点。公司融资成本为5.39%,较去年底下降了17个基点。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中央延续“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行业整体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碧桂园相信好的产品和服务是奠定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始终坚持口碑至上,坚持长期主义,将继续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提升全周期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为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综合型的企业”。
权益销售回款率连续6年≥90%
今年7月,碧桂园单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42.8亿元,这已经是公司连续7个月实现累计同比增长。此外,公司多项核心盈利指标持续向好。2021年前6个月,碧桂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至2349.3亿元;毛利、净利、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分别增至462.8亿元、224.2亿元、152.2亿元。
尽管销售额稳健增长,对于房企来说,只有把纸上的销售额转化成回款,才是实实在在的利润。销售回款率越高,代表资金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企业财务资金管控能力越强,而快速销售回款才能保障充足的现金流,进而大大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据介绍,上半年,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2727.9亿元,权益回款率为90%,已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
现金流稳健增加的同时,碧桂园也在进一步降低自己的杠杆水平。截至2021年6月30日,碧桂园总借贷余额下降至3242.4亿元,其中一年以内有息负债占比下降至27%,债务结构持续优化。期末融资成本约5.39%,较去年底下降17个基点。期内,公司发行的5.5年期5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低至2.7%。
期末,碧桂园净负债率仅为49.7%,已连续多年保持低于70%,低于“三条红线”要求,现金短债比亦优于“三条红线”要求。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62.4亿元,现金流保持充裕,短期偿债无忧。
稳健的财务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能力之下,碧桂园也受到评级公司和金融机构的认可。目前,穆迪和惠誉均给予碧桂园“投资级”信用评级,标普亦于2020年上调公司评级展望至“正面”。
穆迪报告指出,碧桂园的Baa3发行人评级反映了该公司强大的品牌实力、多元的地域布局、强劲的流动性和穿越周期的具有弹性且稳健的运营记录。公司在中国各主要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储备,足以支撑未来3~4年的业绩增长。
超八成新获土储聚焦五大都市圈
充足的土储是保证企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今年4月以来,22城进入集中供地时代。首批集中供地中,碧桂园共获取土地14幅,共计权益代价171亿元,在重庆、郑州、武汉等多个城市底价摘牌,总体溢价率仅7%。
2021年上半年,碧桂园共获取219幅土地,权益总代价约884亿元。按金额计算,新获取土地中,82%的土储聚焦五大都市圈,62%分布在三四线城市。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上发达经济体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城镇化市场依旧广阔。”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发布会上表示,碧桂园近年来的销售增长趋势与我国城镇化进程表现出正相关关系,未来仍有很大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0年间,三四线城市销售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的比例从43%上升到49%,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韧性愈发凸显,对全国商品房市场起到长期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截至2021年6月底,碧桂园业务已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的296个地级行政区、1408个区县,项目总数达3127个。
目前,碧桂园在中国内地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69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资源约49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万亿元。以此前权益销售额为基数,可维持公司未来3年以上的销售需求。
具体来看,2021年6月底可售货值中,99%位于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4%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都市圈,很好地契合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人口流动趋势。
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2021年下半年新推权益货量约4500亿元,加上6月底带入的约2100亿货量,下半年权益可售货量约6600亿元,下半年可售资源充足。碧桂园将按照“销供回支投”进行闭环管理,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当前,国家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紧跟国家政策方向,碧桂园重点布局高科技地产生态链。以科技赋能驱动,机器人、现代农业等多元化业务稳健发展,并与地产主业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地产开发方面,通过博智林机器人进行智慧施工,打造智能建造体系;借助现代筑美做装修及室内家居,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在餐饮零售方面,千玺机器人利用智能烹饪技术,向社会提供富有科技感的美食;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通过碧优选销售,同时为中央厨房提供原材料,由机器人餐厅将成品食物传递给消费者,实现从源头到终端全覆盖。
根据管理层介绍,目前,碧桂园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
截至2021年7月,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4个省份近70个项目;签约累计近500台,交付近300台,累计应用施工超百万平米。
碧桂园管理层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拆解一栋楼”的试验,希望通过科学铺排施工工序让建筑机器人像流水线生产一样施工作业,未来将继续深耕智能建造领域,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在智慧餐饮业态方面,截至2021年7月,千玺机器人集团累计提交1000余项专利申请。目前已完成60余种样机的研制。其中,近百家机器人餐厅全面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内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十大城市;2400余台各类餐饮机器人单机设备,已在全国28个省市的酒店、景区、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多样化场景中遍地开花。
此外,碧桂园还通过布局现代种业打造“农业芯片”、聚焦“无人化农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探索生产销售一体化零售业务模式。据介绍,2021年,碧桂园全资控股零售版块碧优选将在粤、京、沪多地进行业务探索,通过多种业态模式形成全渠道销售,进而布局其他重点城市,放眼全国市场。
中指院分析指出,碧桂园在地产全产业链长远布局,通过科技赋能驱动,产业投资已进入万亿级市场。凭其丰富的产业资源及线下流量,通过投资实现产业链深耕及协同赋能,提升内循环效能,给碧桂园带来可持续且长远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