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劳作已经成为一大趋势。
除此之外,在医疗领域,医疗机器人也开始频繁刷起“存在感”。
尤其在此次疫情中,测温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等在医院和一线抗疫领域的快速研发及应用,为医疗机器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01
医疗机器人迎来发展“风口”
政策方面,国家层面不少政策都提出重点支持医疗机器人,将其作为我国工业4.0战略的重要环节;分级诊疗的推进和基层医生的巨大缺口成为医疗机器人研发的强劲动力。
需求方面,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疾病谱的演变,肿瘤等相关外科手术量或康复需求进一步提升。
医疗机器人可以模拟手术,代替医护人员执行对人体有损害的操作,具有误差小、安全性高、不会生理疲劳等优点,有助于降低人工成本,辅助医护人员工作,还可以提供精准手术服务,缩短老年人术后康复时间。
技术方面,以往国内往往是花高价使用进口机器人,市场被国外垄断。而近年来,国内各知名高研院所及企业加大研究,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逐渐成熟,包括人工智能、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和认知计算等,让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各项运用变成了可能,各类公司纷纷涌现。
资金方面,过去国产医疗机器人的研发主要得益于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近几年开始有了资本的介入,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之一。
据浩悦资本统计,2020年国内创新医疗器械私募融资事件合计293起,全年私募融资交易较2019年实现了超30%的增长。其中医疗机器人领域累计融资超过30起,位居第二,融资额超43亿。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9月3日微创医疗机器人完成30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引入了包括高瓴资本、CPE、贝霖资本、远翼投资、易方达资本在内的多家知名战略投资者。
在政策、需求、技术、资本多重叠加背景下,我国医疗机器人正迎来快速发展。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8 年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36 亿美元,2021 年预计将达到207亿美元。
而我国智能医疗机器人市场在2019年已达到43.2亿人民币,其中康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和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分别为47%、17%、23%和13%,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百亿。
02
国产医疗机器人面临的难关
尽管医疗机器人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但短期现状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开机率较低,科研上的应用多于临床应用。
从产业周期来看,国产医疗机器人仍处于产业导入期,距离真正爆发还面临一些难关。
首先,医疗机器人从实验室到商业化一般需要经历从“创新研究的概念评估——初步研究结论的实验或者实验样机——临床研究和上市许可——生产——上市和市场培育”5个阶段,这一过程往往会经历超过十年的时间,中间也涉及多个落地细节。
中国的医疗机器人目前大多数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还未形成规模化产业。
其次,医疗机器人是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数学分析、机器人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因此,团队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具体到技术层面,目前多数公司都还有许多的基础核心问题尚未完美解决。
比如精细操作的一些新机理和新构型;
比如柔性控制问题,针对柔性的多项介质的液体、软组织以及所带来的精准感控还没有解决;
比如刚柔转换、多信息集成以及可视化和传感,怎样做到最全面的人机交互等等。
再次,医疗机器人长达6至10年的研发周期,需要前期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本。一些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中小公司不可避免地面临融资难以致难以为继的问题。
最后,医疗机器人要将医生的痛点变成技术的语言,再变成产品的语言,这需要长时间的使用和反复磨合,才能提高其实用化和功能。
目前国产医疗机器人不少是用买来的核心部件和功能模块来做系统集成。
由此看来,要将广阔的市场空间前景兑现为真金白银,国产医疗机器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