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电脑可否基本实现人脑的功能?人工智能可否完全超越人类智能?
机器人的工作岗位可否全面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这些问题始终在科技领域、社会领域存在两种声音。对于新闻业来说,当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记者写作新闻稿件时,当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编辑推送新闻链接时,一个受到关注的趋势是:随着技术进步,未来人工智能新闻业可否取代人类新闻业?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取代人类新闻业?
人工智能新闻发展简述
新闻活动是人类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以监测环境、塑造环境的专门行为,人工智能新闻业的出现得益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开发、自动化技术等的发展,新技术特别是数据技术介入新闻活动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新闻业来说,数据技术的发展与
应用突出体现在:一是数据采集技术。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条件下,通过大规模分布的传感器,人类的数字痕迹普遍存在并可方便获得,成为新闻内容的重要来源。二是数据挖掘技术。面对海量数据、音
视频数据、复杂数据,通过各种算法开发,自动标记媒体内容,对数据的快速分析和深度分析成为可能,成为新闻事实的形成工具。三是数据呈现技术。通过可视化呈现技术、写作算法技术以及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沉浸体验技术,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将数据转换为可读性、可视性的新闻叙事,成为新闻报道的生产方式。
知识、数据、算法与算力共同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要素,推动人类社会迅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对包括新闻活动在内的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从新闻传播行为看,传播主体从专业化到大众化再到机器化,传播动机从事实呈现到社交体现再到价值实现。
从计算机辅助新闻到数字新闻再到机器人新闻,新技术在新闻业中的驱动性越来越强。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闻业中开始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和分析报道背景。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记者从大量数据中挖掘隐藏的报道线索,进行趋势分析。有记者分析了《纽约时报》150年内的报道和相关数据,发现在贫困地区如果某年气候干旱而次年洪水泛滥,该地区就有较高概率暴发瘟疫,其写成的文章具有相当的预测性。
“机器人新闻”(Robot Journalism)则是更加自动化的新闻活动,在没有人类记者参与的条件下自动进行信息检索、分析并生成新闻报道。机器人新闻起初从新闻聚合类平台依托算法的新闻编辑活动兴起,2002年谷歌公司为其产品“谷歌新闻服务”(Google News Service)开发了机器人编辑器,这种算法可在数千个新闻网站上获取数据进行分析,自动筛选出网站的头条新闻和主页上显示的相关新闻链接。之后,2010年有美国研究团队开始尝试机器新闻写作的商业化项目,通过数据分析和故事转换,可以把输入的体育赛事统计数据自动转化为可读性的新闻故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步致力于创建更深入、更细致的分析工具,采用更具表现力、更细腻的修辞乃至隐喻等手法来提高报道质量。
更有趣的是,2007年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创造了3D机器人记者,它能够像人类记者一样在人群中活动,其算法可以实现自主探索、记录新闻、生成文章的功能。该机器人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获取信息,将信息传给“新闻分类器”,根据信息的稀缺性和相关性来计算“新闻分值”,如果分值足够高,就会由“文章生成器”自动生成报道。这种远程呈现机器人的出现让机器人新闻活动更加生动,更加具有取代人类新闻活动的能力。
机器人新闻活动早期应用在体育新闻领域,后进入金融新闻领域,并且迅速在各个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得到应用。美联社每个季度都会发布上千篇由机器人撰写的新闻稿件,《纽约时报》面对新闻业转型的态度明确而简单:“雇佣更多的工程师。”机器人记者的出现为特殊领域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极大的支撑,最突出的报道类型就是战争新闻报道、恐怖事件新闻报道、极端环境新闻报道等。这种远程呈现机器人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或手机进行操作,采用四轮驱动,配置太阳能和GPS导航,也可以进行现场采访。与此同时,无人机新闻也逐渐登上舞台,无人机记者专业协会(Professional Society of Drone Journalists)也在2011年成立。
与人类记者编辑相比,人工智能新闻技术的自动化、高效率、数据处理水平、长时间工作能力与工作条件无限制等特点,使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事实上,机器人代理、机器人编辑、机器人文章合成器等正在逐渐取代传统人类记者编辑的角色。由此看来,无怪乎当下的新闻机构越来越多地招聘数据工程师、新媒体运营者,无怪乎传统的文科主导型新闻教育培养的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显得单薄而缺乏竞争力,无怪乎悲观主义者认为传统新闻人会被机器新闻人取代。
机器人新闻活动存在不足
在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新闻技术的同时,机器人新闻活动的问题性、局限性逐渐显露,使得其无法满足人类对新闻活动的完整需求。特别是算法的偏见与不透明、社交机器人干扰政治议题影响决策与选举等现象,愈发受到诟病。人们愈发意识到,必须由专业新闻人担任监护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能让机器人新闻活动更好地发挥作用。
机器人新闻活动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共情力不足。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要能够反映人类的生动情感,而机器人显然缺乏体验复杂人类情感的能力。二是调查力不足。好的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需要报道者深入复杂的社会现实,揭示、复原其背后的故事,而机器人显然缺乏自主融入社会与不同对象沟通挖掘信息的能力。三是创造力不足。人工智能在处理有序复杂问题上的理性能力超群,但在处理直觉、联想等非理性问题上的能力有限,后者是决定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换言之,机器人智商甚高,但无法超出设计者规定的阈值,因而也无法期待机器人记者会写出从未见过的创意报道。四是思想力不足。新闻活动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还要承担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社会现实的建构,后者主要通过报道角度选择、新闻评论等思想性内容来体现,但是机器人显然无法实现这种由价值观与知识、经验紧密互动来驱动的新闻写作。
机器人新闻活动的不足正是未来人类新闻活动的机遇与方向。面对人工智能新闻业的崛起,与之展开合作而不是竞争,才是人类新闻业的正确选择。事实上,密切把握人工智能新闻技术的进展,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人记者编辑完成重复性、机械性、危险性及各种可能的前期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人类记者编辑,推动人类新闻业在新技术条件下获得前所未有的赋能与发展。
人类记者的优势
为了与机器人记者竞争,人类记者必须学会“与众不同地思考与表达”。这个“众”,既包括人类同行,也包括机器人同行。这个“与众不同”,既是一种倒逼,也是一种赋能。
要写出更具思想性来引领发展的新闻报道。高明的机器人可以重复高级的棋法,但无法理解高级的哲学。这是由人工智能算法对人类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限制和人类现实生活的多变性、情感性而非机械性决定的。在对复杂问题非线性发展的把握与人类发展突发性挑战的预测上,人工智能无法与人类智能相比。人类记者的优势在于锤炼自己的思考,针对现实的对象与问题,写出具有引领力量的报道。
要写出更具人情味来温暖社会的新闻报道。人工智能研究者认为,尽可能用机器人取代人类进行决策的好处在于,算法可以避免“噪音”,可以高度理性,可以非常精确,但这恰恰忽视了人性的独特所在。事实上,有了“噪音”才会有惊喜幽默,有了感性才会有感同身受。更好地顺应人性、展现人性、共鸣人性,正是人类记者超越机器人记者的不二法门。
要写出更具创意性来吸引大众的新闻报道。在信息过载的当代社会,公众特别是“Z世代”出生的公众对新闻报道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更少的文本、更多的视觉、更强的趣味性、更好的互动。针对这些新需求,人类记者可以集成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内的新沉浸式技术,建设新互动平台,创造出狭义的人工智能无法创造出的新型新闻叙事,实现新技术与新应用的紧密融合。
以色列学者诺姆·拉塔尔认为,“新闻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新闻工作的艺术性表现在发现创作新思路,寻找报道新视角,探索问题新方案,开辟娱乐新途径。新闻工作的科学性体现在使用各种分析工具,根据记录和储存人类活动的数据来支持并加工信息”。事实上,在新闻工作中,科学性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新闻活动完成,而艺术性的工作就必须依靠人类新闻活动。
在这个科技驱动发展的时代,人类要明确科技应用的边界与规则。技术的先进性越强,人类对技术的依赖性就会越强。但是,缺乏人文精神,只问“有无科学依据”,不问“有无人文关怀”,人在科技的创造中就会被异化、边缘化、原子化。没有人文感的人工智能只是机器智能不是人类智能,甚至只能降低人类整体的智能水平。
无论何时,不论对新闻业,还是对所有行业,人文管方向,科技管方法,都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