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机器人是一套借助于信息化、远程化、神经功能监护、生命体征监护、注射泵的基础上实现的辅助智能给药集成系统,属于智慧医疗领域的机器人自动化产品。
在易飞华通的办公区,两代麻醉机器人显眼地并排摆放着,从外形来看,两代最大的区别在于,2017年问世的第一代为双通道麻醉机器人;经过几年的技术突破和深入研究,二代机器人则升级为了国际上唯一具备镇痛通道、镇静通道以及血管活性药物通道的三通道自动闭环反馈给药软件集成系统,据易飞华通创始人吴一兵介绍,相较于第一代只掌握神经系统信息的硬件系统,第二代麻醉机器人结合了易飞华通多年来收集的50多万例大数据信息,依托神经功能测量技术、临床麻醉信息化系统和药代动力学系统模型三项核心自主技术,通过患者大脑数据,呼吸、心脏、血压、生化检测数据等各项参数,实时、持续地监测患者麻醉镇静深度、疼痛指数、肌肉松弛程度及血流程度,采用“互联网++麻醉技术”反馈给药速度,即时精准地提高麻醉质量,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除此之外,显著减轻麻醉医师的劳动强度,甚至可以实现一名麻醉医师同时操作和监控多台手术,填补医疗领域麻醉医生的短缺现状。
易飞华通第二代麻醉机器人依托的辅助智能集成给药系统,基于算法、算力、大数据和互联网,依托麻醉深度监护、生命体征监护、麻醉信息系统和药物推注泵四大集成结构,通过闭环智能反馈、TCI靶控开环、持续、单次、定时5种给药工作模式,形成从决策、推动、注射全闭环地给予患者诊断到治疗全过程辅助智能给药。简言之,类似于人的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系统,通过诊疗信息系统获得患者的所有疾病信息和治疗信息,通过生命体征监护仪获得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时变化信息,通过患者的脑功能状态监护仪获得患者的神经功能实时变化信息,通过药代动力学模型获得药物目标靶控的血药浓度变化信息,结合医生制定的给药条件规则和设定目标,计算连续给药稳态目标计量、安全阈值和临时条件给药决策,通过控制多达6个注射泵自主完成神经类、血管活性类、肌松类、拮抗类、急救类和移植专用类六类药物的输注工作,实现类脑化辅助给药。
除此之外,基于神经测量技术,易飞华通在传统脑电波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皮层和皮层下两房室脑电波分析理论,两房室脑电波的动态协调性分析方法及用小波算法实现两房室脑电波计算的全新技术,在国际上首次从脑电波中提取了疼痛、镇痛、镇静、睡眠、氧供、焦虑、发育、疲劳、情绪、记忆等神经功能特征指标,开发出了神经功能状态测量、神经功能报告单、神经功能训练、大健康、医疗、军队、教育等多个应用场景及10余种国际领先的大脑检测功能,随着二代机器人的上市及在医疗AI领域的重要应用,易飞华通预计可于2023年实现4000万元市场营收。
“我们将搭建医院、社区、居家智能健康实时交互神经数据网络,解决涵盖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神经衰弱、脑发育、脑功能康复、精神心理、疲劳过劳的预防和医疗需求。”据吴一兵介绍,接下来,基于神经测量核心技术,易飞华通还将培育具备自主发育能力的数据神经元“与或”链接类脑系统,输出实时认知智力标准,解决患病人群和健康人群对“脑”的多维度刚性需求,打造具有国际意义的神经数据智慧医疗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