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乐达生产的
机器人
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被迫延期数月。大会虽然迟到,但科技创新的力量在这个极不寻常的春天从未缺席。疫情发生之初,检测试剂、在线问诊等新产品、新平台快速上线,帮助城市科学精准防控保供;复工复产之时,无人工厂、健康代码等新场景、新
应用破茧而出,帮助企业打通阻隔赋能重生;常态化防控之际,线上经济、云端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普及,帮助社会加快恢复生机活力。成都,也因此成为全国感染率最低、复工复产复市最快、活力秩序恢复最好的特大城市之一。
如果说城市的每一次发展都面临着无数的挑战,那么科技创新无疑在这次疫情“黑天鹅”来临时为产业变革按下了“加速键”。数据显示,成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66.8亿元,同比增长11.5%。同时,高技术制造业逆势而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9个百分点。
创新,就是将本没有的路,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将它踏成一条新路,让未来充满更多可能性。而创新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去关注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如何为企业配置最优质的资源要素,实现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创新,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这座城市的主政者已有更远的考量。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产业功能区里的科技创新,看优质资源要素的“流动”如何激活科技企业这“有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