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延续到现在,大家的情绪难免有些悲观,朋友圈里充斥着餐饮,旅游,教育培训行业的网红企业裁员减薪自救的消息。一部分人在不断延长的休期中被动休掉了工作。混迹在中小企业的大多数职场人,默默的盘算着公司今年还能撑多久,手上的这个饭碗还能端多长。
当然最揪心的还是苦逼的创业者们,熬过去年的资本寒冬,手上的弹药已所剩无几,这一脚猝不及防的急刹车也许要掏空不少创业团队最后的救命钱。
“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哈姆雷特》
毫无疑问,今年会有不少人倒下,他们是高杆杆的追随者,是商业模式套利的信徒,是被成功学忽悠着上路的韭菜,是为了暴富梦想放手一搏的赌徒们。十多年的安稳环境和政府政策兜底的惯性助长了投机者们的胆量,失去了对风险的敬畏。疫情会让许多人重新认识什么叫不可抗力因素。
巴菲特又有一句名言此时挺应景:“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全球经济进入存量博弈的背景下,日趋固化的格局突然被撕开了口子,一批空缺需要填补,有现成的经验和路径可以模仿,行业再次充满了变量。
今年,对于伺机而动的人可能是最好的机会。
被刺破的“泡沫”
餐饮业理论上是现金流充裕,毛利较高的传统行业。对于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拥有稳健运营能力的餐饮品牌来说,毛利率一般接近70%(即营业额100%-食材成本25%-营业税5.65%后所得)。净利润一般在8-10%之间(即毛利率-人工成本18%-水电成本5%-租赁成本25%-其他成本5%后所得)。经营5年以上的餐饮连锁品牌手上的净现金流应该是相当充裕的,至少应该能抵御8个月以上的风险。
那么春节前后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餐饮头部企业和网红企业就纷纷自晾家丑,要卖房卖车发工资,大有撑不下去的势头的原因在哪里呢?
大家都想以最快的速度成为第二个“海底捞”,进入资本市场做另一个段位的玩家。至于多快呢?最好就是像瑞幸咖啡这样,18个月时间,3000家店,纳斯达克上市,门店数超过星巴克,未来3年在中国市场取代经营了49年的全球品牌星巴克。
速度背后是大批蜂拥助推的游资追逐模式套利的产物,这些桥段在移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中已经反复上演过。海底捞成立的前19年只做了146家门店,2018年店面数开到了400多家冲击IPO。比海底捞晚成立6年的西贝,在2015年也做到了133家门店。在坐拥400家门店,年入60亿的规模下,一场疫情让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自曝家底,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不上市又要追求上市公司的规模效应终究还是对自己太苛刻了,据说贾国龙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已改变了之前死不上市的态度,准备择机入市。
不同于老派们的情怀,较早接受资本洗礼的后起之秀们早早踩下了油门。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2013年参加创业大赛获得今日资本加持后,7年时间开了800家店。作为红杉资本投资的第一家餐饮企业,深圳本土网红披萨公司乐凯撒在成立8年间也开了145家店。这些浮出水面的餐饮企业背后,是大量从移动互联网抽离的资本对传统餐饮种子企业的追逐。
餐饮创业者负责搞定消费者的胃,资本负责烧起规模和速度,整个行业趋向于高杠杆运作已是必然。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坐拥14亿张嘴的刚需市场,处在消费升级红利上旱涝保收的行业也有面对“黑天鹅”的时候。
移动互联网高度依赖用户的时间生存,决定企业估值高低的除了用户规模便是使用时长。疫情来临,全体国民的个人时间被空前释放,在失去生活重心的当下,用户的注意力高度凝聚。打发时间的游戏、娱乐、社交、电商等生活休闲品类,以及互动协作的在线办公品类理论上应该迎来最大的利好。以社交入口为支撑靠泛娱乐和广告盈利的腾讯股价并没有回归到历史高位,反倒是主打电商,并在在线办公市场有所突破的阿里表现要更好一些。
这说明移动互联网红利已耗尽的当下,存量用户单纯时间的延长已难产生较大的新增价值,当目标用户群都开始无所事事的时候,他们的时间也是趋向贬值的,资本市场并不看好这些数值暴增背后的可持续性。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是需要实体经济和用户个体价值提升来托底。
人工智能最近几年炙手可热,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无人驾驶技术下的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物流,各类无人概念的线下商超,能大规模替代人工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等等。我们一度产生了类似科幻片带来的焦虑,社会过早的谈论着人工智能替代人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高度智能化后的安全问题,一场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虚幻。
除了无人机监控在电视镜头里有些存在感,最抢镜的还要算一个“十项全能”的工厂小老板一个人撑起了需要5个人协作的生产线。我们的主流生产线还远未智能到可以无人的地步,否则连口罩和防护服这些最基本的物质供应都十分困难。在各大疫区,所有人被迫禁足后,无人驾驶的智能物流车没有成为路面的主宰分发物质,也没有看到无人机能送货到家。忙着救死扶伤的医生们上下班仍然需要靠志愿者组成的爱心车队来保障,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在最刚需的场景里未见身影。
疫情防控最终还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各级政府,各级基层干部以血肉之躯立在抗疫执勤的第一线。封门,堵路,卡点,人肉拉网排查这些最原始的手段仍然最直接有效。智慧城市喊了这么多年,一些城市也相继投入做了基本建设,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依然未堪担大任。
疫情之前,头部企业的战略,媒体的报道,商家的嘴里满大街都是人工智能,而疫情当中人工智能连带那些让人心动的“牛逼”都悄悄地消失了。原来这波人工智能还是概念鼓吹下的模式套利的延续。
在这场事关所有人安危,而你又无能为力,只能每天在更新的数字中提心吊胆的日子里,我相信置身于这场疫情中的所有人对财富和人生都有了重新的认识。死亡与活着,隔离区与健康,工作的忙碌与家人的团聚,财富的数字增长与人生的意义,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高杠杆疾驶的人们,当被按下暂停键后,不可避免会有一大批追尾和翻车的。
当连续的软着陆助长了这个社会的投机气氛,侥幸心理和贪欲时,一场短暂的硬着陆未尝不是一次彻骨的洗礼。
回归“实体”
疫情爆发期间,有两种物质是最紧缺的,一是各类专业口罩,二就是电子体温枪。由于电子体温枪的芯片主要由台湾厂家提供,一位国际公益学院的校友发起求助时,我通过台湾清华大学校友会的朋友帮忙联系到了上游厂家代表。由于春节特殊时期,以及海关流程等原因,对方表示最快要初六才能恢复供货。没有芯片,广州这边的生产厂家只能无奈等待。
后来了解到这类芯片的成本也就十多元左右,电子体温枪的平时售价也仅在200元以内。就是这么简单初级的消费级芯片,我们到今天仍然不能充分的自给自足。更别提在疫情期间过来上眼药的荷兰ASML公司光刻机对华禁售,以及美国威胁断供C919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的问题。
烈火验真金,这场疫情带来的冲击也顺便检验了新兴产业发展的真相。游荡在实体经济之上的各种追求短期规模效应的模式套利,终究是昙花一现经不起风浪。我们的民用科技产业仍处于“打工”状态,较少掌握核心科技,社会资本为核心研发长周期投入的意愿不强。
疫情防控带出了诸多刚需场景,让我们看到了对5G和人工智能的迫切需求,然而停留在企业PPT和商家嘴里的海量人工智能项目仍然是等待资本下注的套利游戏。人工智能行业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消费级玩具商品领域,不能着眼于概念换市场,追求存量市场中的规划替代。人工智能要着眼于产业升级,场景升级,为加工制造业赋能,为保证和提升生产力与生产效率提供兜底支撑。我们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亟需向深层次迈进。
上一轮脱实向虚的繁荣,得益于中国的加工制造业已登峰造极,作为全球加工制造基地,拥有世界最全的工业品类,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增长,坐拥十多亿人口红利,大数据红利。然而,实体经济与人口红利耗尽之日,便是移动互联网衰退之时。
新增长引擎的建立,必然要依赖于新科技成果在生产工具普遍运用后的拉动,产品形态和消费场景的全面升级换代,更完整丰富的数据维度生态的打造。西方社会富余资本中有很大一部分因为避税和家族传承的需要以慈善信托和公益基金的形式限定使用范围和投资领域成为了社会公共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共领域、科技领域,生产力工具革新,可持续发展项目上有相对充裕的带有慈善基因的私人资本源源不断的投入。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狂人马斯克各种没有短期回报的奇思妙想总不缺人买单。
与之相反,我们民营资本的结构单一,目的“纯粹”,在追求高利润和高回报的套利模式中聚集成大体量游资,清洗着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包装上市后,踩踏退出,草草收场。这不仅没有形成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节奏和秩序。充斥的游资与研发资金的匮乏,抄袭包装挖潜之风盛行与各个领域创新的匮乏正形成鲜明对比。追逐短期回报的模式套利资本的聚集以及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某种程度上已成为限制中国产业升级的命门。
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契机重新回归实体经济革新生产工具,提升产生力,打造新场景的过程中,国家队仍然需要扮演压舱石和领航者的作用。铁路、公路、地铁、机场、桥梁等传统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城市化第一阶段的收官已渐入尾声。房地产也被明确“只住不炒”,不能再成为拉动经济的“夜壶”。新基建的方向需要从城市物理空间的建设,逐步切换到城市中枢大脑,城市超算“神经网络”,城市各类型感应系统的智慧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目前最刚需、最迫切的城市综合应急管理系统入手,如果下一次不可预计的突发事件来临,我们是否能通过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保障城市的基本运营?是否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处于备份待命状态,在无人、少人的情况下保障战略物质的应急供应?我们的各种无人驾驶系统与智慧运输工具在国家应急层面是否能先落地,能否在应急管理环境下高效的保障城市内应急交通与物质运输分配保障?我们是否能在真正的智慧城市系统的保障下不用再付出封城和停摆的沉重代价?这些既是问题,也是拷问,更是机会。
以“城市+”的名义,推动中国672个城市智慧生态基础设施与主要管理场景系统的建设,是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进化。它与中国8.5万公里高速公路,3万公里高铁在不同的时代担当着同等的战略意义。政府在智慧城市新基建的规模化投入,庞大的市场空间将会直接拉动中国制造产业的全面升级。从全球来看,中国城市人口的庞大规模和密集度对于智慧城市的需求更为迫切,中国智慧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让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了广泛的落脚地与发力点。我们也将有可能首次在工业革命中走前全球的最前列。
政府在应急需求、城市高效管理等诸多刚需场景下实现城市运营管道的智慧化后,居民家居、出行、工作、社交等诸多场景才能实现真正标准化的智能体验。民营企业在智能化产品创新与场景应用创新上才能拥有规模化与标准化的落脚点。
在商业应用层面的技术创新上,除了相应的政策扶持外,还需要用好民间资本的活力,通过税收调节等手段,引导与转化民间资本进入的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研发领域,让有意愿的资本,通过合适的方式,能为创意持续买单。我们需要进一步丰富民间资本的结构,引导资本更多的参与到以实体为基础,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当中。中国未来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做的多,说的少,以研发立身,愿意在基础环节大力投入具备真正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可持续的“小精尖”
如果一切正常如初,很多人2020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红利出尽的当下,无论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新兴行业还是传统行业,暂时还看不到新的增长引擎。跨行业相互之间的替代竞争愈演愈烈。巨头们合纵连横,在流量和资本的加持下正在走向生态级的垄断;中型企业“上不着村,下不着地”,寒冬之下为活命而疲于奔命;小微企业命不由己,能过一天算一天。
不可抗拒因素发生的最有效化学反应就是凝聚了共识。这些共识包括为摆脱危机坚定推进的改革,因被淘汰而自动出清的一批过剩的产能、产品、服务乃至劳动力加速了社会与行业的新陈代谢。
存量市场里的老谋深算,尔虞我诈,你死我活,高门槛,体系化留给思维已经固化的60后和70后们。总人数已达2.6亿的Z世代正在逐步接管主流的消费市场,重新定义消费文化,改变营销规则以及改变商业形态。在这场新科技革命和新消费革命交织过渡的混沌期,作为个体而言机会点在哪里呢?我想就是能活下来的“小精尖”。
如今,每个新创业者面临着保姆式的环境,有专业的孵化器,比苍蝇还多的各类导师、线上教程,透明的供应链,高度扁平的渠道,可随时拼凑的自由职业者团队,等着你加盟的各种商业模式。这些现象背后透露着平台资源过剩的尴尬和市场对创意的渴求。毕竟仍把控着话语权和资源的60后、70后、80后们正在战战兢兢的调整姿态学着满足最具个性的“Z世代”。他们的个性不再是反叛和标榜,他们追求花样诠释真实的自我,这就是正在崛起的“庶民时代”。
“庶民时代”人人是消费者,人人也是创业者。个性消费需要个性的产品来匹配,当一个个性产品和服务演绎到了极致,也就抓住了市场上五花八门个性需求表象下的共性。以往的创业从偏功能性的填补空缺和创造场景开始,在规模效应中做大,追求成为百年老店。新时代的创业更偏服务性的个性化产品塑造,以个人特质塑造个人品牌,通过品牌个性的彰显来引发市场的共鸣。通过品牌个性的不断演绎来积累消费圈层,并在走向极致的过程中寻找成为大众爆品的可能。
在走向分散和多样化的碎片市场里,铁打的供应链、渠道和流水的品牌将与现在的商业形态形成倒置。庶民和草根们将首次掌握商业生态的话语权,大家以“抢麦”的方式轮流击打和演绎个性化时代的共鸣,消费市场在更高频的响应中实现着动态平衡。庶民商业成功的唯一路径就是走向极致,成长的过程由快到慢,消费市场的浮躁与产业生态的“艺术化”形成鲜明对比。有想法还有行动力的人,会成为时代赢家。
无论是内容创业者、消费品创业者、小清新咖啡店、书吧的经营者还是踌躇满志的新科技公司创始人,唯有看清这个时代和规则,在春天里去撒下坚实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