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两架波音737MAX 8客机在6个月内相继出现重大空难,而事故原因都与由计算机控制的飞行控制系统有关,乘客对于将自己的性命交给电脑充满了担忧。有消息称,波音公司已经意识到其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存在问题,还将该系统的软件补丁打包成附加组件,以便从客户手中获得更多收益,但这却只会增加旅客对波音的不信任感。
对此,作为波音主要竞争对手的“空客”又作何反应呢?“空客”的销售总监克里斯蒂安·谢雷尔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波音的空难事故表明且凸显出,航空业需要绝对且丝毫不容妥协的的安全性。不过,他也表示,空客的销售策略并没有改变。
报道称,“空客”正在努力说服监管机构和旅客接受该公司的无人驾驶飞机。谢雷尔也指出,技术方面并不存在障碍,问题在于要获得旅客的认知和监管机构的批准。
“空客”将单飞行员操作视为中间的过渡步骤,最终的目标是将人彻底排除在飞行操作之外。也就是说,旅客除了信任计算机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2018年10月,印尼狮航的波音737MAX 8客机失事。一名幸存飞行员在飞机机头向下倾斜时,能够手动取消故障的飞行控制系统。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飞行员,又会怎样呢?
那么,为什么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都喜爱无人驾驶飞机呢?原因和波音公司喜欢将本可以挽救旅客生命的安全措施打包为附加组件的原因一样,因为非常省钱。瑞银集团的一项研究发现,飞机上如果没有飞行员,不仅能够优化飞行航线,还不用培训飞行员,也用不着给他们发工资。如此一来,航空公司每年能够少花300多亿美元(约合2077.86亿元人民币),理论上讲,也能给旅客省钱。
不过,瑞银集团2017年的调查却显示,有一半受访者都表示即便机票更便宜,也不会乘坐无人驾驶飞机。仅有1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乘坐无人驾驶飞机,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无人驾驶。这项调查还是在坠机事件发生之前进行的,旅客还没有对飞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失去信心。
数十年来,设置双飞行员的驾驶舱一直都是商用航空业的常态。2015年一名德国之翼飞行员驾驶空客A320飞机撞山坠毁之后,不少航空公司更是强制要求设置双飞行员驾驶舱。有报道称,航空业正面临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短缺的问题。2017年时波音公司估计未来20年内将需要63.7万名飞行员,而自飞机时代开始以来,仅有20万名飞行员接受了培训。
现代商业航空的大部分飞行已经通过计算机化系统和各种形式的自动驾驶设备完成,将人排除在飞行操作之外使旅客不能不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寄予很大的信任,但这些系统其实并不可靠。2015年美国政府问责局曾警告称,现代商用飞机可能会被地面上的人劫持。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当年晚些时候也承认,可以通过入侵机上娱乐系统来控制飞机。
这最终还要看,乘坐飞机的人到底是更信任计算机,还是更信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