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0、90后成为新生家庭父母的主力军,从小接受的互联网教育使得他们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付出得更多,舍得在教育上花钱,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的50%以上;同时他们也更愿意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将高科技融入教育的“智能教育
机器人”。
智能教育机器人,类属于早教机器人,是服务型机器人的一个细分领域,一般具有语音识别功能、语音对话功能,早教功能等特点。这种场景式的陪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下父母因为工作忙碌而不能陪伴、教育孩子的缺憾。根据前瞻公布的《中国早教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所示,预计至2025年教育机器人市场空间将达到3000亿。
经济增长、消费升级,产业政策和资本助力,以及二孩政策等多方因素致使智能教育机器人行业成为创业温床,但由于市场尚处于早期时期,市场教育还不完善,造成了目前鱼龙混杂的市场乱象。其实对于智能教育机器人而言,归根结底就是AI智能的一种赋能,场景陪伴和智能化是其主打的两大特色,而这对应的就是智能技术与内容服务。
作为AI能力的集大成者,它最终有望超越PC、超越手机,成为重要的人机交互中心,不过现在尚处发展早期。但目前来看,无论是BAT、猎豹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还是美的、海尔等传统家电商都在入局这场交互中心争夺战。
目前头部玩家凭借在技术和营销上的优势,在寻求生态构建、寻求落地场景,而小玩家将面临一场更加残酷的竞速淘汰赛。不过,在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上仍暗藏着许多的机会,比如针对机器人的专用芯片、专业操作系统的开发等。
同时,机器人的生态建设已开始形成,机器人正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结合,虽然人工智能产业已进入落地期,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智能音箱上的争夺战,
智能机器人作为人类对人工智能落地形态的终极期待,一大批研究学院与企业前赴后继地投入其中,但是依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因此市场格局还尚未形成,市场主要还是面临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1、智能交互技术壁垒大
从智能技术的维度来看,智能机器人一直都被默认为是一个高门槛的科技类产品,而针对儿童的智能教育机器人产品,交互技术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但是通过目前市场可以看到,现有技术的早教机器人在人机互动方面仍较为单一,对于儿童所表达的信息缺乏侦测及反馈手段。此外,现有技术的早教机器人多通过视听方式输出信息,在儿童注意力的吸引方面缺乏更为多样的手段。
但是单一的智能交互已经逐渐不再被普遍认可,智能交互热潮过后,对于教育机器人交互有了更高的需求。交互并不仅仅是指对话方面,更重要的是互动,这一点往往被很多企业所忽视。
针对儿童群体,机器化简便了许多儿童学习方式,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了儿童机器人的主要卖点,但与此同时,也不断削减着儿童的社会互动。有学者担忧其可能对于孩子的成长,造成反作用。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6-7岁的儿童认知发展中,其“私人演讲”会完全内化,而年长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考,都是因为其从社会中获取的成人说话方式和现实表现。
因此,人类的群体学习过程在认知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社会互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因素。但是,当儿童机器人陪护取代父母及其他人员陪护时,孩子与社会人的交流机会减少,甚至是被淹没了,儿童由与人交互变成了与“拟人”的机器交互,社会化推进的过程中,儿童几乎变成了机器下的“原始儿童”,其可能侵蚀社会关系的基础,存在着将个人与其他社会关系切割的可能性。
因此在教育机器人不单单是点面之间的互动,儿童机器人更多需要融合陪伴、知识性、监视性等多种全方位功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的知识学习速度也不断提升,基本能够满足儿童时期的认知需要,形成“家长陪护+机器人辅导”的人机联动效应,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与人互动及机器补足的优势,真正实现智能交互。
2、系统集成难统一
作为教育类的产品,核心还是在于内容。对于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内容丰富程度和可延展性来说,其基础是产品基于的系统平台。出于成本考虑,目前市面上相当数量的产品使用的是小众操作系统,导致机器运转不流畅,教育资源不兼容等问题。综合现有技术来看,安卓操作系统,还是业界公认的机器人主流操作系统之一,但是该系统也决定了机器人的形态和内容,到底是自主研发集成还是使用成熟系统,成为教育机器人的开发难题之一。
3、机器人伦理问题
同时,机器人伦理问题也开始被人重视,儿童陪护机器人作为一种搭载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产品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如唐·伊德曾说的:“在如今的生活世界的高技术机构中,可能性的激增是多种多样的、多元稳定的,通常既令人眼花缭乱,也危险重重。”
由于儿童机器人具有语音、行动等重要的拟人性特征,将儿童投入该环境中,机器人可以结合视觉、听觉和触觉形成“拟人化”的存在,并构成儿童一定的生命性幻觉。儿童常会把机器人视为有生命的个体,会认为其有思想、会疼痛,是自己的朋友。因此从社会化和AI伦理的角度来看,早教机器人仍然存在着众多问题,童年作为自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机器人在其
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可能存在着机器伦理问题。
4、健康问题
此外,机器人自身的结构性对于儿童健康来说仍是挑战。基于目前为人所诟病的“ipad+摄像头”问题,电子屏对儿童眼镜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人类通常眨眼频率是每分钟16次到20次,但面对电子屏幕会减少6-8次,这无疑对儿童视力保护存在危险。此外,微波辐射、隐私侵犯、看护“对象化”等等问题,依然是儿童机器人难以解决的“社会化之痛”。
面对这些问题,这些方向,可能为教育机器人提供解决办法。
1、AR交互或成智能机器人的归宿
智能教育机器人产品的定位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科技产品,如何在科技革新层面实现突破,是众多机器人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传统在儿童机器人陪护的过程中,机器人通过触摸、语音识别、语言互动、人脸识别、跟踪定位、目光捕捉等方式与儿童进行交互,对儿童形成“拟陪伴感”,从而一定程度上替代母亲陪伴。将虚拟与现实结合,结合AR技术,更加注重人机交互的体验,可以让小朋友更加直观、立体的感知知识,而不是人与机器人的交互,这样或许能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不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良好方式。
2、伦理技术化
技术体系和设备能体现价值的观点已在技术、社会和人性的各种研究方法中根深蒂固,提高儿童机器人的价值敏感性可成为当前研发的重点之一。价值敏感性设就是将人类的价值观念嵌入机器技术设计之中,因此,将儿童的成长情况、社会性、心理状况等道德价值置入机器人设计之中,打破机器本身的伦理壁垒,并对儿童健康成长予以保障,用程序的设计规避伦理失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伦理风险。
3、“社群化”O2O
“社群化”O2O指的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从线上社群维护到线下活动组织,加强孩子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社群让家长和家长,再到孩子与孩子的联系,让家长与儿童交互起来,不论是儿童自主交流还是家长互相分享育儿心得等,“社群化”为家庭走出“圈养式陪伴”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当然,正如网友说到的,无论智能机器人发展到如何,都不要忘了,那个教会小孩“妈妈,洗脚”的人,不是儿童机器人,永远都是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