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诊断儿科疾病的科研成果公布。用纳入系统的55种常见儿科疾病和部分危急重症作测试,该人工智能系统诊断准确率超过了一般年轻医生。目前,系统已经在急诊分诊、门诊中临床
应用,对一些凶险的、有可能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罕见病,同样可以辅助医生诊断。(2月14日 《人民日报》)
值得一提的是,该临床智能诊断研究成果中的“人机对战”并非子虚乌有。研究人员确实将人工智能与儿科医生拿到台面上,分组来“比试”一番,人工智能在呼吸系统疾病普遍高于85%、普通系统性疾病高于90%的诊断准确率,确实让人惊叹。人工智能平均得分高于低年资医生,接近高年资医生,这一结果虽有意外,却又似乎是情理之中,同时也会引发人们的疑问:医生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后,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并不奇怪。人工智能通过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将数以百万计的病历、医学知识等庞大的数据量进行“学习”,形成病种库,建立诊断模型,进而完成对病历的识别和诊断。相比人工智能,人类医生的“成长”速度显然要慢得多,需要经历高校的基础学习,还要有长期的从业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在判断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替代医生这一点上,并不能仅仅通过比较诊断准确率和时间成本来下结论。诚然,人工智能在形成了巨大的数据库后,能够媲美高年资医生,在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上,也要比培养一名年轻医生要更有优势,但是,仍不能忽视人工智能成长背后,来自“人”的作用。一方面,儿童病情诊断不易于成人,在儿童不能有效表达症状时,需要来自医生的有效判断,进而形成病历,再进行确诊和治疗;另一方面,面对可能变化的病情和新的病种,例如流行性疾病,人工智能在实际操作上还不能具备真实医生的判断力,后续的数据更新和学习依旧要靠人来完成。
人工智能不会替代医生,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其实没必要将人工智能与人类划分得如此“界限分明”,要知道人工智能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而不是为了取代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