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院长樊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连要以举办人工智能与水下
机器人高峰论坛和水下机器人目标摘取大赛为契机,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培育智能敏捷机器人与海洋经济融合的产业链,引领示范大连市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形成大连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品牌。
樊鑫介绍,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力推动水下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水下机器人环境感知与目标抓取的发展。解决海洋牧场采捕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问题,降低采捕成本和水下生产风险。樊鑫认为,大连市在发展水下敏捷机器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拥有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在内的多所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发展水下机器人产业大有可为。
另外,大连市具有发展水下机器人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作为滨海城市,也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海岸线长度2211公里,占全国1/10,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渔业资源。因此,抓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推动技术创新与大连海洋经济模式转型,以水下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与海洋“蓝色粮仓”产业有机结合,将形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樊鑫建议:继续办好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暨水下目标抓取大赛,使其成为大连市科技名片;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獐子岛集团水下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建立大连市水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谋划建设水下机器人研发与评测中心,整合国内高校及优势产业资源开展水下机器人相关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围绕每年进行的大赛,依托水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基金评审、检查和考核,连续在大赛中表现优异的团队获得创新创业种子基金,支持其在大连创业或建立研发基地;以水下机器人设计、研发与测试为基础,规划建立智能海洋装备产业园区,提升产学研快速发展,促进大连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