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给父亲买了第二部智能手机,一个人在家久了,希望他能用智能手机看看小说、好玩的
视频,觉得烦闷了可以和我聊聊天、视
视频。但实际上,我的这些愿望基本都落空了,可能是年龄大了,父亲玩不来这些智能设备,不会发语音、不会开视频、打字也不顺畅,甚至在微信里找到我的头像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我们的沟通,依然局限在老年机般的领地里,进退两难。
虽然很难接受,但父辈们正慢慢被我们这个日益智能的社会所淘汰。不过,我还是抱着更多的幻想,兴许是技术还不够进步、还不够人性化,如果智能手机能够进一步AI化呢,不需要他们去适应繁琐的操作,只需要一个语音唤醒甚至未来只需要一个脑电波指令,就可以轻松达致社交彼岸?
人工智能,或许是父辈们的机会,也是我们的机会。
人工智能正在变得无处不在。全球范围内,涉足人工智能的公司已有上千家、遍及60多个国家的十余个产业,而在国内,顶层设计、技术追逐、落地
应用探索三个维度的推力,将人工智能这股浪潮推上了时代之巅。
搭台,唱戏,台下的吃瓜群众懵懂生活、不知不觉间被卷入,在技术迭代发展的洪流中,向来如此。在席卷中国的人工智能浪潮里,搭台方属于那些攻坚人工智能基础技术以及与人工智能应用密切相关技术的平台,他们的存在和创新探索,正在为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奠定底层基础。在基础技术维度,大数据管理和云计算技术已经在国内生根发芽,从IaaS、PaaS到SaaS,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服务的基础平台,腾讯、阿里、百度、华为等巨头们依托自身数据、算法、技术和服务器优势正着力构建各自的产业链闭环。而在应用技术维度,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人机交互三条技术路线下附着的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搜索、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众多领域,正蓬勃兴盛,也诞生了科大讯飞、格灵深瞳、旷视科技等代表性企业。
唱戏方则属于涌入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场景探索的众多创业创新企业,并正处于从侧重人脸、语音识别、服务型
机器人等层面的专业应用,向侧重医疗、出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通用解决方案过渡的发展阶段。
坦白讲,技术层面的东西太过枯燥,讨论专家们担忧的机器是否会取代人类、是否会冲击伦理道德这样缥缈的话题,似乎也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意味。至少在笔者的感知里,我更关心的是,在中短期内,人工智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放我们的双手?人工智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便利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效率提升和服务升级?人工智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减缓我们的社交焦灼、在多大程度上延缓甚至改善老人们被时代淘汰的步伐?……等等。人工智能,能带给我们想要的改变或者说生活吗?
几天前,Google Duplex在真实环境下,已经能够流畅地打电话给美发店、餐馆预约服务和座位,并且让人真假难辨,这个据说已经通过图灵测试的AI,距离人类越来越近,也让我们对人工智能走入日常生活充满了更多现实期待。
而在国内,平安保险正将一套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应用到贷款业务中,贷款人需要在视频中回答有关收入和还款计划的各种问题,就像FBI们善于从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中判断真假一样,这套AI程序通过与贷款人的视频对话来判断用户是否在说真话,从而筛查出需要进一步审核的用户。看来,面世多年而未建功的测谎仪,很快也要被AI们取而代之了。
如果说我们曾经经历过的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迥然有异,那么在正在成为现实的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差异也许正是人机交互方式的巨变。正如笔者期待的智能手机AI化一样,人机交互方式的进阶,正在一步步将我们的双手解放出来,只需要用基础的语言、简单的
图片,交互开始变得简单而又高效。
作为人工智能应用层面的重点方向,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识别正在国内生根发芽,并在商业化这条路上越跑越快,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近几年,在各大论坛、峰会上出尽风头的科大讯飞实时翻译,我们早已对它习以为常,如果哪场大会没有类似的配备,我们反倒有些不适应了。而就在几天前,阿里在跨境电商中上线了一款实时翻译AI,试图打破跨境电商们的语言沟通障碍。越来越多的场景,正在被人工智能所覆盖。
百度同样是这方面的行家。ALL in AI的百度,在图像识别、语音语义识别上正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态,从意图引擎到智能硬件,从电脑、手机到汽车、家居的场景迁移拓展,百度正试图完成从连接信息到唤醒万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问答维度的合伙人计划,还是无人驾驶维度的阿波罗计划,都卷入了大量的创业创新公司参与其中。
在家装这个事关我们居住幸福的细分领域,冗长的产业链、复杂多元的参与人员,大量复杂且迫切的疑问需要解决、大量真假优劣的内容难于分辨,这个领域的齐家网在百度AI的帮助下,正试图打通家装问答与服务场景。而在汽车出行这个领域,3亿机动车、2亿汽车保有量、10%以上的增长速度,方便我们出行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棘手的用车问题。加持百度AI的创业公司汽车大师,一端链接14万专业维修技师,一端链接那些亟待解决用车问题的车主,正试图在交互方式和匹配深度的双重作用下,让用车变得越来越简单。类似的领域还有教育,甚至是金融,大如农行、小如芥末留学,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之下,我们正被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人工智能所影响。
作为AI的下属分支之一,
智能机器人在国内的发展和使用也已经蔚然成风,在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的无人仓库、物流战线上,无数机器人正将繁复而又耗时耗力的分拣、配送工作接手过来,高效率而又感觉不到疲惫。在智能机器人这个赛道上,国内已有近300家企业布局其中,优必选、Rokid、萝卜科技、
新松机器人……名单可以列的很长。这些奔跑在赛道上的选手们,正试图用各自的机器人,来满足国内工业发展和智能化生活的需要。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事实上,从各种语音助手到智能音箱,从机器翻译到刷脸支付,从医疗问诊到家居智能中控,在衣、食、住、行、游、购、娱这些通俗的场景里,我们的日常生活正被人工智能缓缓渗透。
当然,不让人那么舒服的现象也在发生。比如在足彩、股票这样的领域里,人工智能的普及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正被各种人工智能投足彩中多少场、盈利多少万、炒股预测多么精准逆天等等,类似的消息所包围。在这样的场景里,技术一向都不是最关键的,不过,在财富的裹挟之下,我们常常又会悲观地发现,那些门外汉们很可能已经陷入如此之深,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也无外乎是多了一根稻草而已。
某种程度上说,人类正在进入的人工智能时代,既让我们惊奇、惊喜,也时常让我们陷入困惑。不过,即使有再多困惑、担忧,我还是如此热烈地期待着更多人工智能应用能够尽快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有朝一日,人工智能能够缓解病人们的疼痛和日益暴虐的脾气;如果有朝一日,人工智能能够让疲于生活的我们放下焦灼、肆意安眠;如果有朝一日,人工智能能够陪伴蜗居乡野的父辈们的孤独……
这样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没理由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