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号称无冕之王的记者一直都是让大众好奇和神往的职业。尤其各种影视剧中使用老式打字机工作,穿着马甲叼着雪茄的记者形象,结合了理想主义者的狂热和侦探的敏锐冷静,简直帅得一塌糊涂。
可惜时过境迁,如果今天你有几个记者朋友的话,不妨关爱一下他们的工作状态。我的同行们恐怕已经很难像老
电影一样优雅而凌厉了,“忙”“累”“想睡觉”,大概是他们最普遍的工作状态。
记者和传媒从业者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当然有各方各面的原因。但其中有一个因素是很难忽视的:在上世纪,欧美国家普遍采用一名记者和一名记者助理,双人组合搭档的模式进行工作。但随着任务不断加重和预算不断缩减,记者和记者助理的标配已经变成顶级媒体知名记者才能享受的奢华。
有意思的是,如今世界各大传媒学究机构以及媒体的研究部门,似乎不约而同地在讨论这样一种可能:能不能用AI来复活“记者助理”这个职位。让大量现在必须由记者本人完成的工作丢给AI,让二者形成配合,重新找回丢失掉的新闻效率。
当然了,这并不容易。
优雅的过去
在思考AI到底如何完成记者助理这个工作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这个职位具体曾经承担过哪些工作。
记者助理的说法,最早应该是起源于英国。当工业化印刷报纸成为常态,对记者生产内容开始提出效率要求之后。更擅长策划、挖掘和采访的记者,自然而然希望雇佣助理来完成打字、校对、稿件送交报社等工作。
久而久之,记者助理成为了新闻业的标配。而记者助理的工作也从最开始的打字和跑腿,变成了全面配合记者工作。
一般来说,合格的记者助理需要替记者联系受访者、安排会议、整理日程,并要整理各种各样的文档资料以及制作简报。同时,记者助理还要帮助记者核实报道中的各种内容,查询数据和知识内容的正误。
好的记者助理,更像是记者的经纪人,需要高超的工作效率、良好的人脉、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能力。更有甚者,记者助理要能在大事件面前为记者遮风挡雨,保证记者的报道权利和新闻自由。出色的记者助理,往往可以很快成长为独挡一面的记者,或者成为报社的管理Kaiyun官方网站app登录 。某种程度上想一想,这很像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搭档方式。
随着电视媒体的崛起,老派报纸的新闻记者工作模式渐入低迷,高速生产的需要也难以负荷一条新闻报道需要两个工作岗位来处理。集群化、模块化的新闻报道模式慢慢进入传媒业之后,记者助理这个职位就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而到了社交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要求放大个人工作效率,且传统媒体一再受到商业冲击,配备助理,也就愈发成为了遥远的怀念。
但换个角度想想,没有助理,好像还真不行。
焦虑的现在
信息爆炸、多平台分发、重视社交媒体,等等新的趋势正在让新闻记者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
全面依托互联网的工作方式,和超快的新闻生产节奏,经常会让记者这个职业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更麻烦的是,碎片化的信息处理与存储,加上要求极速报道的新闻现场,把记者的工作时间割裂到了非常细碎的程度。仅仅依靠大脑和小本本,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于是,各种个人助理软件开始进入记者生活的常态。
有人统计过,今天一名记者要熟练使用三到五种个人助理与日程安排类的软件,加上两三种文档处理与云储存的软件。比如记者需要用Siri、Alexa等系统安排日程,需要一些新闻信息类软件来做新闻提醒,需要信息查询软件来验证消息,还需要邮件管理软件来整理和快速回复邮件。
凡此种种,虽然加快了记者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把记者的工作场景割裂到了一个个互不相通的界面上。往往适得其反,因此用一大堆APP来工作的模式,始终得不到一些资深记者的认同。
很多新闻技术的研究机构,正在考虑用AI来解决问题。
AI的未来
我们来看看AI能为记者做点什么。
从技术种类上看,AI目前至少可以在四个方向上,带来将散乱的
应用场景整合,甚至完成部分记者次要劳动的能力:1语音交互可以加快记者与应用的交互效率;2机器学习带来的个性化数据整合与主动服务能力,可以比较高效的帮助记者整理日常,设置邮件处理方案与社交媒体管理方案;3机器阅读技术带来的问答系统,可以提高记者瞬时验证资料与信息源的能力;4自动写稿
机器人,可以完成一部分记者的机械劳动,缓解其工作压力。
这些技术能力落实到现实场景中,可以将比较理想的AI记者助理,总结为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1、带有语音能力的工作秘书。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来说,频繁的采访和大量的活动、会议安排是第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这些安排会从多个信息源过来,整合这些信息,做出合理的安排,是AI助理能够提供的重点帮助。
于是,能够执行日志管理、归纳采访与会议内容、智能回复邮件的工作助手就对记者来说很有必要。如果这一切建立在语音交互,避免过多的打字和阅读,那显然会更加理想。
2、问答机器人。社交网络时代,新闻对瞬时性的要求史无前例的提高。而记者在快速出稿,争分夺秒的同时。如何避免出错就变成了当务之急。而通过搜索的形式来完成消息验证显然非常不可靠且效率低下。那么如果有利用了知识图谱与语音交互技术的问答机器人,来快速帮助记者验证专业知识,同步其他新闻事件,显然能解决大问题。
3、写稿帮手。今天在很多突发新闻中,写稿机器人往往都是最先完成报到的那位记者,这点让所有人类同行都自愧不如。但在行业范围来看的话,写稿机器人的能力还比较单一,通过算法整合信息形成新闻稿件基本已经是它的极限。显然想让AI取代记者的工作还为时尚早。
那么,让写稿机器人与记者合作,来完成那些不需要人类处理的琐碎工作,似乎是一件好事。比如将对现场发言整理为稿件,将同一篇稿件整理成不同风格的稿件进行多平台传播,将媒体稿件整理成社交网络内容发放,这些都是原本需要记者自己去做,但又缺乏创造性的枯燥工作。把这些统统丢给AI,显然记者们是非常乐意的。
这几个场景,或许意味着新闻产业未来的几个商业机遇。让记者们去做需要才华、创造与判断力的工作,已经成为今天传媒技术的预流之一。
从技术想象到现实应用
把AI变成记者助理这件事,仅仅停留在科学家们的构想当中吗?
其实也不是,这条赛道上已经有不少人开了进来。其中以注重内容传播领域的科技巨头为主力军。
AI记者助理这件事,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应用表现形式。但是分析相关的已有应用,会发现都难以绕开那个充斥着AI世界的名字:谷歌。基于Google Assistant,谷歌正在AI助手领域下很大的一盘棋。各种行业应用和垂直应用不断衍生,并且相继投资了很多垂直项目,其中就包括新闻与传媒领域。
而Facebook、亚马逊这些谷歌的老对手,也在垂直于行业的AI个人助手上与谷歌展开了争锋。加入将写稿机器人纳入考虑,就会发现希望分新闻业一杯羹的AI技术企业数量众多。
当然,新闻产业的AI化不仅仅是大公司的游戏,创业项目也投身其中。还记得曾经火爆一时,据说是为了怀念逝友而创造的聊天机器人Replika吗?路透新闻研究院(RISJ)发布的2018年数字项目新闻报告当中,就将其作为主要的新闻记者应用进行分析。这款语音聊天机器人可以分析用户需求,适应用户习惯来进行事项安排与提醒。
目前来看,AI新闻助手这个地位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实力的岗位竞争者。但问题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还没有出现能够整合多种能力,一站式解决记者工作问题的专业级应用。
毕竟让记者在几个应用间切换,其实是非常反职业习惯的一件事,整合版AI助手堪称刚需。
另一方面,一些AI个人助手软件,需要漫长的适应和试错过程,并且需要用户源源不断地与之交流才能提高使用体验。这对于忙碌的记者显然不可行。快速学习,立刻上岗,是这个岗位给AI的基本要求之一。
总之,在试图取代记者工作之前,能够胜任记者助手的工作,提高新闻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或许才是AI此刻的主要任务。我想对于大部分劳碌的记者来说,对AI能够实质性环节工作压力的美好期待,会远远大于被AI抢饭碗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