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分钟’表演人数不会很多,但科技含量很高。”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开始前,导演张艺谋的剧透吊足了观众胃口。而由24名轮滑演员和24个智能机器人演绎的“北京8分钟”果然不负众望,以实打实的“未来科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实力。
2月26日下午,负责“北京8分钟”演出智能机器人项目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主创团队首批7人返回沈阳。他们一走出桃仙机场国际出站口,立刻就被等候于此的媒体人团团围住,各种问题纷至沓来。
选择使用机器人就是选择了风险
张艺谋在接受北京2022冬奥组委官网采访时表示,用机器人作为载体,与长城砖结合,在文艺表演中体现科技含量,这就要求机器人必须做到万向移动、自由转换、精准定位。“选择使用机器人,就等于选择了风险。中国机器人的水平是很高的,但机器人有可能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发生不可预测的状况。”张艺谋说。谁也不能确保人工智能百分之百不出错,这就对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高的要求”为什么提给了新松?新松公司副总裁兼移动机器人BG总裁张雷回忆:“去年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期间,冬奥组委的相关负责人在现场看到了新松展出的产品,很感兴趣。当时我就在现场。”很快,冬奥组委派人到新松公司实地考察,还看了新松此前提供给国家歌剧院的两台移动机器人。“他们当即就给张艺谋导演打电话,说‘这回放心吧,你要求的那些动作,这家公司的机器人都能做到’。”张雷说。
一次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去年‘十一’前接到这个任务起,我们就等于签下了‘荣誉’的生死状,不能失败,只能成功。”新松移动机器人BG研究院部长、总工程师于焕说,“但成功不是喊出来的,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负责该项目的新松研发主创团队一共有16个人,其中大部分是80后、90后,平均年龄只有30岁。为了确保在不足5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所需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测试、演练等所有程序,团队所有成员的日程都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
所谓移动机器人,就是观众在电视中看到的闭幕式上移动“冷屏”下方的底座。它长约3米、宽1.2米、高0.3米,加上“冷屏”整体重量近300公斤。
为了让这24个庞然大物能够在零下温度中、复杂的灯光下,与轮滑演员精密地配合、翩翩起舞,研发主创团队实现了多个领域的创新突破。
“在机器人互联方面,这24台机器人是完全联通的,指令下达后,16套动作要连贯完成,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于焕说,“以前我们最多联3台机器人,这次一下子跨越到了24台。在导航距离方面,以前大多导航二三十米,这次达到了100米。”
支撑实现这些突破的,是新松研发人员开发并成功应用的导航、定位等一系列新“算法”和新的运动曲线,填补了我国机器人行业领域多项空白。
国外同行给中国智造点赞
经过在北京昌平基地七八十次演练后,新松研制的24台智能机器人于今年2月11日抵达韩国平昌。“一直到闭幕式正式演出,我们在平昌先后彩排了两次。”于焕告诉记者,“上场的机器人是24台,我们实际做了30台,有6台是备用的。在候场的30分钟和机器人上场到位的2分半钟,我们最后对24台机器人做了两遍检查,以确保演出万无一失。”
90后软件工程师刘俊说:“‘北京8分钟’演出刚开始时,是中国观众在鼓掌。演出到中场,已经是全场都在欢呼了。作为中国人我深感自豪,为我们祖国的强盛而骄傲。”
演出进行时,软件工程师王家亮负责的岗位在冬奥会现场的主控室。他对记者说:“那一幕我永远都会记得。我身边的韩国、美国等国家工作人员,都向我们中国团队竖起了大拇指,说‘China is good’。”